李文饒文集
书名《李文饒文集》
书名 李文饶文集
作者李德裕
版本明刊藍印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唐李德裕撰;鄭亞序 闕名後序曰:唐有天下,幾三百年,賢相名儒,接武而出,固未易歷數也。然考其功烈文章,光明偉大,卓然足以垂不腐者,蓋亦無幾。自房、杜、姚、宋之後,相之有聲者,衞公李文饒,而王、楊、燕、許之後,儒之可宗者,文公韓退之而已。故世之論衞公者,必以功烈言,而鮮及於文章;論文公者,必以文章稱,而或略於功烈。殊不知衞公之文章常出乎功烈之外,而文公之功烈不在乎文章之下。借令衞公當文公時,則必以文章顯矣;文公得衞公位,則必以功烈著矣。觀《幽州紀聖功碑》、《異域歸忠傳序》,會昌功烈,非衛公孰能形容之?文公論淮蔡之敗可立而待,(拆)〔折〕王庭湊之凶熖而奪之氣,胷中所藴,固不止於文章也。夫道之在天下,操之則爲心,盡之則爲性,持之則爲志,養之則爲氣,存之則爲神。是道也,見之設施則爲功烈,寓之言語則爲文章,易地皆然,豈有彼此之異哉?元和十五年,文公嘗爲袁州刺史。大和八年,衛公亦嘗爲袁之長史。文公之去袁也,崇廟貎以祀之,列豐碑以記之,其文集之行於世者,又鋟木於郡庠。至於衞公則不然,祠堂數椽地,石刻數尺許,蕭然岑壑之上,佛屋之側,文之流傳者僅有十五賦,其全集則未之見,豈世之知衞公者一於功烈,鮮及於文章歟?紹興己卯冬,建安邵公來守是邦,下車之初,首訪韓、李遺集,而衞公文集獨未有表而出之下缺。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晉遊草一卷 萬應靈方集 胎恩(懷胎寶卷)不分卷 石湖居士驂鸞錄一卷 大明刑法志二卷 國泰年豐 西疇居士春秋本例(春秋本例)二十卷 禮記外傳一卷 巖居稿八卷 琉球國志畧十六卷首一卷 發墨守一卷 博物志 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二卷 河圖帝通紀 南漢書考異十八卷南漢叢録二卷南漢文字略四卷 待制集 四書考不分卷 職官遷除題名錄不分卷(清乾隆三十八年) [江西南昌]雲溪徐氏族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詩經疏義二十卷詩經疏義綱領一卷 隨鄉讀韻三卷 分部本草妙用十卷 養愚書屋詩草四卷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一卷 [安徽祁門]桃源陳氏思二公支譜六卷 中國方志考不分卷 揚子法言十三卷 醫藥手册 文人畫之價值一卷 [江西婺源]嚴田李氏續修宗譜六卷首一卷 [江蘇溧陽]前花蔣氏宗譜三十卷末一卷 學易闡微四卷 理學宗傳辨正十六卷 道鄉先生文集四十卷補遺一卷 左傳附注五卷後錄一卷 天官考異一卷 曾子注釋四卷 喉科祕鑰二卷 虛靖真君詞一卷 江寧陳樹之先生遺著一卷 人譜類記增訂六卷 問水集六卷 清丈東都四保收字魚鱗冊 和清真詞一卷 樂書二百卷 [雍正]阿迷州志二十四卷 張月悟貞孝行畧附輓詩不分卷 登君山記一卷 郴州總一卷 李亞僊花酒曲江池一卷 瑞筠圖傳奇二卷 名家表選八卷 離騷中正一卷讀騷管見一卷 方君璧國畫像二集 離騷經一卷 甘肅闈墨不分卷 金剛經注一卷 形聲餘論一卷 奈園錄三卷 大明弘治元年歲次戊申大統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