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士衡文集
书名《陸士衡文集》
书名 陆士衡文集
作者陸機
版本陸敕先校宋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晉平原内史吴郡陸機士衡撰 《二俊集序》曰:民瞻幼閲晉陸機士衡傳,太康末,士衡與弟雲士龍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一見如舊識,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嘗伸卷反覆求二俊所以名於世者,張華所以稱道而有得士之喜者觀之,蓋其兄弟以文章齊驅並駕,於兵戈擾攘之間,聲聞閎肆,人無能出其右者,時號『二陸』。華聞服之久,一旦驟得之,宜其欣慰而稱道之也。吁!二俊没,寥寥且千載,其人不可得而見矣。其文章所謂如朗月之垂空,重岩之積秀者,固自若也。耳目可無所見聞乎?其載於《文選》諸書中者亦多。即而熟讀之,其詞深而雅,其意博而顯,遠超枚、馬,高躡王、劉,百代之文宗也。每以未見其全集爲恨。聞之鄉老曰:『士衡有集十卷,以《文賦》爲首;士龍集十卷,以《逸民賦》爲首。』雖知之,求之未遂。偶因乏使,承雲間民社之寄。二俊,雲間人也。拜命之日,良慰于中,謂平素願見而不可得者,遂於此行矣。到官之初,首見遺像於吏舍之旁,塵埃漫污,曖昧殊甚,大非所以揭虔妥靈之本意。即日闢縣學之東偏,建祠宇,奉以遷焉。邦人觀瞻,無不懽喜稱歎。因訪其遺文於鄉曲,得《士衡集》十卷于新淮西撫幹林君。其首篇冠以《文賦》,《士龍集》十卷則無之。明年移書故人祕書郎鍾君,得之于册府,首篇《逸民賦》,悉如所聞。亟繕寫,命工鋟之木以行,目曰《晉二俊文集》。二俊之文,自晉歷隋、唐,更五代,迄于我宋,又二百四十餘年,湮没不彰。今焉恍如揭日月于雲霧之上,震雷霆于久息之中,焜燿雲間。雲間學士大夫宗之仰之,有餘師矣。二俊之名不朽矣,民瞻之欲遂矣。又明年書成,謹述于篇首。慶元庚申仲春既望,信安徐民瞻述。 都穆重刊跋正德己卯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寶刻類編八卷 寶刻類編八卷 寶刻類編八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輿地碑目四卷 輿地碑記目六卷 周秦刻石釋音一卷 周秦刻石釋音一卷 周秦刻石釋音一卷 周秦刻石釋音一卷 周秦刻石釋音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續古刻叢鈔一卷 名蹟錄六卷附錄一卷 名蹟錄六卷附錄一卷 名蹟錄六卷附錄一卷 名蹟錄六卷附錄一卷 名蹟錄六卷附錄一卷 名蹟錄五卷附錄一卷 彙堂摘奇一卷 彙堂摘奇一卷 彙堂摘奇一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補遺一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補遺一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補遺一卷 金薤琳琅二十卷補遺一卷 水經注所載碑目一卷輿地紀勝所載碑目一卷 水經注所載碑目一卷 碑帖紀證一卷 碑帖紀證一卷 碑帖紀證一卷 碑帖紀證一卷 蒼潤軒碑跋紀一卷 蒼潤軒碑跋紀一卷續紀一卷 蒼潤軒碑跋紀一卷續紀一卷 玄牘紀十二卷續一卷 玄牘紀不分卷 玄牘紀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