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鬳齋口義
书名《列子鬳齋口義》
书名 列子鬳斋口义
作者林希逸
版本明正德刊本
分类子部>道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鬳齋林希逸撰;劉向奏(永始二年) 林希逸序曰:列子,鄭人。列,姓也,禦寇,名也。莊子多稱其人,必有道者也。與鄭繻公同時,繻公殺其相子陽,去春秋獲麟之歲庚申五十年矣。其書曰:『子陽饋列子粟,列子不受,俄而子陽見殺。』則以時計之,列子必後於孔子而居孟子之先,故其書多推尊吾聖人以自神其説。然太史公爲老、莊立傳,猶及老萊、關尹、庚桑楚諸人,而獨不及列子,亦不言其有此書。班固所志藝文諸畧,雖有八篇之目,而張湛處度以爲奇書,云其祖得於仲宣輔嗣之家,永嘉之亂,既失而幸全,則其書亦散軼久矣。卷首校讐數語,其果出于劉向否也?其曰『與鄭繆公同時』,必『繻』字傳寫之誤,而鄭溪西《羣書會紀》、晁氏《讀書記》並因之,又以『繆』爲『穆』,此皆未深考者。又曰『孝景帝時頗行於世』,若其書果出景帝時,太史公因何未見?果見之,不應遺列子而不入傳也。今觀其書首尾二篇以《天瑞》、《説符》名之,其他六篇則掇首章二字而已。又篇中文字或精或粗,殊不類一手。其曰《穆王》、《湯問》,失之迂誕;《力命》、《楊子》,義亦乖背,必非一家之言。縱其語未必出于劉向,實當此書之病。洪景盧謂《列子》勝《莊子》,則失之矣。然其間文有絶到之語,決非秦、漢而下作者所可及。愚意此書必爲晚出,或者因其散軼不完,故雜出己意,且模倣莊子以附益之。然其真僞之分,瞭如玉石,亦所不可亂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漫遊紀畧四卷 化學初階四卷 說文管見三卷 樂府傳聲二卷 王船山先生經史論八種七十四卷 應試排律精選六卷 戰史例證戰術教科書七章 師友風義錄三卷 李文襄公奏議二卷奏疏十卷别録六卷 歐陽文忠公五代史抄二十卷 中外大畧四十八卷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十六卷 塾課小題正鵠初集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養正草一卷訓蒙草一卷 十三經集字摹本不分卷 諸法無行經二卷 辛卯侍行記六卷 桐城吳先生全書五種 通鑑前編十八卷首一卷舉要二卷 彭剛直公奏稿八卷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 增補分部書法正傳不分卷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分類補註李太白詩二十五卷 新定三禮圖二十卷 支那通史七卷 [乾隆]湖州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 魯班全書□□折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二十九卷 熊氏遺集四卷 師許室印存不分卷 [康熙]商邱縣志二十卷首一卷 資治通鑑外紀十卷目録五卷 唐詩類苑二百卷 重訂蘇滬釐卡委員會比較新章不分卷舊章不分卷 陶彭澤集六卷 皇朝紀略一卷 西河合集一百十八種四百九十七卷 玉茗堂四種傳奇八卷 四十日萬八千里之遊記不分卷 漁隱叢話前集六十卷 祝由科諸符秘六卷 欽定授時通考七十八卷 嘉靖三十八年進士登科録一卷 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併五音集韻十五卷 財神寶卷一卷 李傅相歷聘歐美記二卷 王文肅公遺文一卷 重訂唐詩別裁集二十卷 痘疹心印二卷 燕在閣知新錄三十二卷 史記選六卷 經籍籑詁一百六卷補遺一百六卷首一卷 周易平說二卷 曾文正公全集 十三經札記二十二卷附十六卷 廣東圖二十三卷 潛邱劄記六卷 書經六卷 陽宅集成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