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經指歸
书名《道德眞經指歸》
书名 道德眞经指归
作者嚴遵
版本張訒菴校本
分类子部>道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漢蜀郡嚴遵字君平撰,谷神子注;谷神子序 錢氏手跋曰:嘉興刻《道德指歸》,是吾邑趙玄度本,後從錢功甫得乃翁叔寶鈔本,自七卷訖十三卷,前有揔序,後有『人之饑也』至『信言不美』四章,與揔序相合,其中爲刻本所闕落者尤多。焦弱侯輯《老氏翼》,亦未見此,良可寶也。但未知與《道藏》本有異同否?絳雲餘燼亂帙中得之,屬尊王遣人繕寫成善本,更參訂之。辛丑除夕,牧翁記。 張氏手跋曰:此書脱佚繆誤,苦無善本久矣。偶閲黄蕘翁《所見古書録》内有此種,劉在甲編。春日借觀,亦是胡氏所刻,從絳雲燼餘本補鈔經文前序、末卷并谷神子註。前年復見東澗手跋元本,蕘翁又從對校,意必盡善矣。及讀之,則錯譌脱失仍復不少。錢跋中有『未知《道藏》本如何』之語,因知此老亦未見《道藏》本之真面目也。然世間《道藏》少於釋典,近地勵圓妙觀中有之,遂向道士借閲,託以檢尋無有爲辭,靳而不與。今展輾凂鄉先達之顯者往取,而始得見。羽流俗物,固不足較,而善本之難得罕覯也如是,後人其毋忽視之。時適將爲兒子完婚,撥冗竭三日之力讐勘再過,正誤補闕,疑團頓釋,心目豁然,快何如之!當寫一清本讀之,庶幾盡善盡美也。姑志以俟將來云。道光三年九月十九日書於仁壽里讀異齋,訒菴張紹仁。 又曰:昨歲校補成此本,字細行密,參錯於上下兩旁,朱墨棼如,不易猝讀,欲倩人録一清本,視之皆畏難而退。今夏酷熱,甚於往年,孱軀畏暑,不出户庭,晝長多暇,乃奮勉手鈔,今日告成,前願得遂。益信凡事皆當僶俛力行,自然得成。若因循懈惓,而致廢弛,貽誤一生者,往往而然也,可不戒慎乎?寫竟書此,以示兒輩。甲申閏七月初七日,巽翁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一統志案說十六卷 新訂解人頤廣集八卷 御選雲棲蓮池袾宏大師語錄一卷 三湘從事錄一卷 性理文大雅集不分卷 老子章義二卷 [同治]武陵縣志四十八卷 漁洋山人詩問二卷附律詩定體一卷然燈記聞一卷 繞竹山房續詩稿十四卷 于清端公政書八卷首編一卷外集一卷續集一卷 延綠閣集十二卷 考察政治日記一卷(清光緒三十一年六月十四日至三十二年六月初四) 笥河文集十六卷首一卷 詩總聞二十卷 論語十卷 [光緒]寶山縣志十四卷首一卷 拙政園詩餘三卷 衎石齋記事槀十卷 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 綠野齋文集四卷 學堂日記一卷 駢體典林富艷二十八卷 [光緒丁酉科]湖北鄉試卷一卷 薛氏醫按二十四種 南楚詩紀四卷補編一卷 [光緒]歸州志十七卷首一卷 傅相遊歷各國日記二卷 康熙字典十二集 南漢書十八卷考異十八卷文字畧四卷叢錄二卷 城北草堂詩餘一卷 [乾隆]口北三廳志十六卷首一卷 甫田集三十五卷 西北邊界圖地名譯漢攷證二卷 音韻闡微十八卷韻譜一卷 漢志攷四卷 書經集傳六卷 今詞初集二卷 戰國策三十三卷 繪圖百家姓豪傑史不分卷 說文繫傳四十卷 湘軍志十六卷 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省心錄一卷 盱江先生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 [嘉慶]新修荆溪縣志四卷首一卷 螺江日記八卷 儆居集五種二十二卷 御製避暑山荘詩二卷 大清搢紳全書(光緒庚寅)不分卷 詩考補二卷 醫林改錯二卷 補學軒詩集十二卷文集外集四卷 外科經驗良方不分卷 [同治]續纂揚州府志二十四卷 歷代畫史彚傳七十二卷首一卷目錄三卷附錄二卷 顨軒孔氏所著書七種 庸閒齋筆記九卷 古今逸史四十二種 詩經體註八卷 袁中郎十集十六卷 新刊合併官板音義評註淵海子平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