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歷代通載
书名《佛祖歷代通載》
书名 佛祖历代通载
作者釋念常
版本元刊本
分类子部>釋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住持華亭念常集 浮圖氏之論世動,以大刼、小刼爲言。中國文字未通,蓋不可知也。摩騰竺法蘭至漢,而後釋迦佛之生滅,可以逆推其歲年。自是中國之人得以華言記之,自天竺及旁近諸國東來者,莫盛於西晉,至于姚秦、石趙等國,其人則鳩摩羅什、佛圖澄、那連耶舍、曇無讖諸師,而東土卓絶奇偉之士生肇、融□等相爲羽翼,翻譯經義,盡爲華言,而佛理之精無不洞究。先覺之士有逆知其至理之未至者,佛學之行莫博於此時矣。彌天道安至於遠公辟地東南,佛陀耶舍遠相從游而辟世,君子相依於離亂之世,乃若寶公、雙林諸公起而説法,而佛學大盛於東南矣。若夫智者弘法華於天台,三藏開般若於唐初,清涼廣華嚴於五臺,密公説圓覺於草堂,宣公嚴律教於南山,金剛啟祕密於天寶,大小三乘、唯識等論專門名家,毫分縷析,汗牛充棟,學者千百,有皓首而不能窮極者焉。達摩之來,則有五傳其衣,五宗斯立,同源異派,自梁歷宋,謂之傳法正宗。我國朝祕密之興,義學之廣,亦前代之所未有。此其大略也。記載之書,昔有《寶林》等傳,世久失傳,而《傳燈》之録,《僧寶》之史,僅及禪宗。若夫經論之師,各傳於其教,宰臣外護,因事而見録,豈無遺闕?近世有爲《佛祖統紀》者,儗諸《史記》,書事無法,識者病焉。時則有若嘉興祥符禪寺住持華亭念常,得臨濟之旨,於晦機之室,禪悦之外,博及羣書,及取佛祖住世之本末,説法之因緣,譯經宏教之師,衣法嫡傳之裔,正流旁出,散聖異僧,時君世主之所尊尚,王臣將相之所護持,論駮異同,參考訛正,二十餘年始克成編,謂之《佛祖歷代通載》,凡廿二卷。其首卷則言彰所知、論器、世界、道果、無爲五論,則我世祖皇帝時發思八帝師對御之所陳説,是以冠諸篇首。其下則以天元甲子紀世主之年,因時君之年紀教門之事,去其繁雜謬妄,存其澄信不誣,而佛道世道汙隆盛衰可竝見於此矣。嗟夫!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塵影起滅,何足記哉!嘗見潙山有問於仰山,仰山每有年代深遠之對,則亦憫先覺之無聞者乎?而《法華》一經,前刼、後刼,十號無二。又曰:『觀彼久遠,猶若今日。』則此書宐在所取乎?至正元年六月十一日,微笑菴道人虞集序。 覺岸序至正四年 正印序至正癸未 守忠序至正癸未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律例便览八卷诸图一卷处分则例图要六卷 律例便览八卷诸图一卷处分则例图要六卷 律例便览八卷诸图一卷处分则例图要六卷 律例便览八卷诸图一卷处分则例图要六卷 律表三十八卷首一卷洗寃录表四卷检骨图格一卷 律表三十六卷首一卷 律表三十六卷首一卷纂修条例一卷督捕则例表二卷洗寃录表四卷 律表三十六卷首一卷纂修条例一卷督捕则例表二卷洗寃录表四卷 律表三十六卷首一卷纂修条例一卷督捕则例表二卷洗寃录表四卷 律例图说辨讹 律例图说辨讹 律例图说辨讹 律例图说辨讹 律例图说辨讹 律例图说 新例要览 葵园自定年谱 酒翁年录 流行坎止轩主人年记前集一卷后集一卷 流行坎止轩主人年记前集 刘统之先生(官礼)年谱 杨珍林自定义年谱 退思纪年 彝斋漫笔 桐城吴先生(汝纶)年谱 先考侍郎公(寳廷)年谱 邻苏老人年谱一卷续一卷 撝庐氏自编年谱 徐愚斋自叙年谱一卷上海杂记二篇 虚阁先生年谱 虚阁先生(严玉森)年谱 半隐先生花甲纪略一卷华鄂堂文钞一卷 鞠笙年谱一卷附日记 周悫慎公自著年谱 海珊自纪 陈可园先生(作霖)年谱 石阡成其济自撰年谱 严廉访(金清)自叙年谱一卷附奏对笔记一卷 严廉访(金清)自叙年谱一卷附奏对笔记一卷 张文襄公年谱 张文襄公(之洞)年谱 年事纪略一卷暖香堂笔记二卷 春渚草堂居士自定义年谱 唐公(友耕)年谱一卷附录一卷 石叟(李士彬)年谱 蔼仁府君自定义年谱 汇刊条例册 蒙古律例 蒙古律例 蒙古律例 三流道里表 三流道里表 三流道里表 三流道里表 三流道里表 读律佩鳙 上谕合律乡约全书 律法便读 律法便读 律例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