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金平陽王朋壽編 傳記百家之學,率皆有補於時,然多散漫不倫,難於統紀。故前賢有區别而爲書號曰《類林》者,其來尚矣。惜乎次第失序,門類不備。予因暇日輒爲增廣,第其次序,將舊篇章之中添入事寔者加倍,又復增益至一百門,逐篇係之以贊,爲十五卷,較之舊書,多至三倍。若夫人君之聖智聰明、臣子之忠貞節義、父子兄弟之孝悌友愛、將相之權謀大體、卿士之廉潔果斷、隱遁之潛德幽光、文章之麗藻清新、風俗之好尚、陰德之報應、酒醴之耽沉、恩怨之報施、形軀之長短、容貌之美惡、男子之任俠剛方、婦人之妍醜賢慝、神仙之清修、鬼神之情狀、宫室之華靡、屋宇之卑崇、天地之運移、日星之行度、山海之靈潤、醫筮之精專、草木之奇秀、金玉之純良、蠻夷之頑獷、禽魚之巨細,凡六合之内所有,無不概舉。雖不敢謂之知所未知,亦可謂之具體而微矣。其於善者不敢加以褒飾,惡者不敢遂有貶斥,姑取其本所出處,芟其繁,節其要而已。覽者味其雅正,則可以爲法;視其悖戾,則可以爲戒,豈止資談柄而詫多聞?不爲無可取也。鄉人李子文一見,曰:『專門之學,不可旁及。至如此書,無施不可。好學通變之士之所願見,我爲君刊鏤以廣其傳,如何?』予謹應之曰:『諾!』於是舉以俾之,併爲之序。時大定己酉歲夏晦,平陽王朋壽魯老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