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古今事文類聚前集
书名《新編古今事文類聚前集》
书名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前集
作者祝穆
版本明刊本
分类子部>書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建安祝穆和父編集 記問非講學所急,而亦講學之一助焉。昔上蔡謝公初謁明道程先生,頗以記問自多,至貽玩物喪志之戒。非鄙之也,特不欲專以此爲學耳。竊謂講學固以窮理爲尚,而考古訂今亦必資記問之博。使有一書之未讀,一物之不知,則將見羣疑塞胷,無説可祛;萬事搏手,無術可應。此其患在學力之未充,而亦記問空疎之過也。由是觀之,講學之與記問,雖若輕重之不侔,而又奚可偏廢哉!然記事爲難,記文爲尤難,彼答所問數條於賓客對食之頃,寫黨錮一傳於遠謫無書之鄉,是乃天稟之異,不能人人而然。其或抄録以備遺忘,雖去記問遠甚,毋亦猶賢乎已。穆至愚陋,且復善忘,凡觀古人嘉言粹行,大篇短章,始固拳拳服膺,久則惘然不復可憶。未幾悔悟,隨即疏記,積以累年,遂成鉅帙,第樷穰猥雜,每以散無統紀病之。因考歐陽詢、徐堅所著類書,採摭事實及詩文,合而成編,頗有條理,暇日倣其遺意,詮次舊藳。自羲農以至我宋,各循世代之次,紀事而必提其要,纂文而必拔其尤,編成,輒以《古今事文類聚》名之。既復自念幼失所怙,紫陽朱夫子以其母黨子妷,實教育於考亭書院,粗聞當時緒論。今老矣無成,猶廢日力於此者,良由善足以爲法,不善足以爲戒,或賦詩以吟詠情性,或立言以發明理致,講學之士亦將有取,豈徒類書之云乎?抑又嘗聞朱子之言曰:『記問之學,不足爲人師。記得十件,只是十件。記得百件,只是百件。惟温習舊文,以知新意,所以常活。』觀是編者,盍亦温故知新,而不流於玩物喪志,斯可矣。噫!義理無窮,見聞有限,輒犯不韙,自敘其梗㮣如此。伏惟當世大賢矜其用志之勤,賜之序引,使附以有傳,而不終泯於覆瓿,又幸矣!淳祐丙午臘月望日,晚進祝穆伯和父謹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禪林重刻寶訓筆說三卷 春秋公羊傳注疏二十八卷附考證 小學句讀記六卷 (民國)丹巴縣圖志一卷附淖斯甲 易童子問三卷 衰說考誤一卷 祕密女子二編十回 同治四年乙丑補行咸豐十一年辛酉科並同治元年壬戌恩科浙江鄉試硃卷一卷 現行刑律簡明圖一卷 剡源文鈔四卷 補南北史經籍志不分卷 寓歙殘稿一卷 書畫史 喉症全科紫珍集(喉症全科紫珍集方本,喉科最要)二卷 [湖南株洲]李氏五修支譜七卷 經史證類大觀本草三十一卷 雲光集一卷 隸韻碑目攷證補不分卷 地理大全三十卷 通鑑直解二十五卷 來青閣詩鈔一卷 茶文一卷 近事會元五卷 陳簠齋丈筆記一卷手札一卷 趙文敏公松雪齋全集十卷外集一卷續集一卷 [山東曲阜]顏氏家乘一卷 蒼霞草二十卷、蒼霞草詩八卷、蒼霞續草二十二卷、蒼霞餘草十四卷、綸扉奏草三十卷、續綸扉奏草十四卷、後綸扉尺牘十卷 通鑑續編一百二十七卷考辯一卷 釋穀梁廢疾一卷 靈棋經一卷 俾路芝考畧一卷 金石錄三十卷 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二卷 孔子家語十卷 武陵山人遺書 雙橋居詩草四卷賦草一卷 暌車志 内閣志一卷 文字旁通□卷末一卷 掃落葉齋詩稿一卷 蘇府旅寧同鄉會姓氏錄一卷 大淸嘉慶二十四年歲次己卯時憲書一卷 六言絕句一卷 喉痧正的 周翰林近光集三卷、扈從詩一卷 佛説高王觀世音經一卷 文則二卷 瀨中集十四卷、當樓集二卷、桂枝集□卷 三輔黃圖六卷 希通錄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浙江鄉試副貢硃卷一卷 春秋緯感精符一卷 東堂集十卷 別號錄九卷 大洞鍊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一卷 崑崙奴一卷 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富喇塔)功績錄五卷 佛說新歲經一卷 雙桂堂稿十卷續編十二卷 定庵文集三卷續集四卷補五卷文集補編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