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书名《太平御覽》
书名 太平御览
作者李昉
版本北宋刊本
分类子部>書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翰林學士承旨正奉大夫守工部尚書知制誥上柱國隴西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户賜紫金魚袋臣李昉等奉勅纂 案,此北宋官刊祖本,存卷一至卷一百三十三,卷一百七十二至卷二百,卷二百十二至卷三百六十八,卷四百二十四至卷四百五十五,卷五百三十一至卷五百三十五,卷五百四十一至卷五百四十五,卷七百二十六至卷七百三十,餘詳《儀顧堂集》。 黄氏手跋曰:《太平御覽》爲類書淵藪,近時講實學者尤重之。余於數年前曾蓄三四部,非活字即宋字本,最後得一舊鈔本,十三行爲半葉者,較諸本爲佳,然以未見宋刻爲憾。聞郡城香嚴書屋周君錫瓚家有宋刻殘本,遂因友人獲交周君,并得請觀其書。周君亦知余嗜古之深也,許以是書借校,且相約勿爲外人道。但余之校,倩友人任其事,竟漏言於同學中,自是欲轉假於余。予不之允,爰託人往假於周,亦未之允。復藉聲勢以挾制之,周頗憾余,兩人更以是憾周。幾年之間,借書踵相接,周於是書亦轉愛而爲惡矣。歲甲子冬,議直二百四十金,以余所藏他宋刻書抵其半,酬介者以十金,此書遂歸予。余得後,借校者仍來。余惜書癖特甚,朋好多知之,自歸我家,竟未出户。去冬始付裝潢,半年乃就,工費又數十金。凡破損及斷爛處,悉以宋紙補之,可謂好事之至。存卷數目别紙疏于前,取易覽也。是書出郡中朱丈文游家,朱與惠徵君棟爲莫逆交,惠所著述大半取材是書,故有『定宇借觀』圖記。至卷端『文淵閣印』一方,知是爲明時内府所藏,不知何時散佚,勵存三分之一有强,然即此殘帙已足珍奇。昔日宋太宗日覽三卷,今存卷可備學者一日一卷之讀。《書》有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蓋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此書之存於天壤間者,幾幾乎近之,豈不异哉!時嘉慶丙寅芒種後九日,黄丕烈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雲水前集一卷後集一卷 南江文鈔十二卷詩鈔四卷札記四卷 南澗甲乙稿二十卷 養正書屋全集定本二十八卷目錄四卷 戶部則例一百卷 詩經疑問七卷 [宣統]重修涇陽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刪訂通鑑感應錄二卷 二壺中詩稿二卷 壬寅新民叢報全編二十五卷 清異錄二卷 氏族箋釋八卷 欽定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卷 劉青天傳 夢喜堂詩六卷 元史二百十卷目錄二卷 臨證指南醫案十卷 春秋三傳揭要六卷 雪心賦正解四卷 潛溪集八卷附錄一卷 曝書亭集詩註二十四卷年譜一卷 缾水齋詩集十七卷别集二卷詩話一卷 張宣公全集三種 張氏醫通十六卷 小嫏嬛山館彙刊類書十二種 表中錄九卷 梁書五十六卷 廣續方言四卷 學庸示掌二卷 高等小學國史教科書不分卷 四禮翼 如意寶卷二卷 商辦漢冶萍煤鐵廠礦股分有限公司歷次奏咨案牘一卷 庾子山集十六卷 黃梨洲先生思舊錄 詞苑叢談十二卷 耶穌教問答 日本七十三義俠傳三卷 平等閣筆記四卷 明季實錄一卷 宛南書院課讀經義策論三種 五家評注杜工部集二十卷首一卷 小學鈎沈十九卷字林考逸八卷新字林一卷 水師章程十四卷 鳧亭詩話二卷 書經旁訓合璧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小山類藁選二十卷 六子六十二卷 文心雕龍十卷 考試司機七卷首一卷 豆棚閒話十二卷 八家四六文註 大乘起信論續疏二卷 西湖林公祠志 千字文同音草字註解合編二卷 集韻編雅十卷 書經六卷 吳詩集覽二十卷談藪二卷 春秋左傳十五卷 厯代循良能吏列傳彚鈔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