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仕學規範
书名《皇朝仕學規範》
书名 皇朝仕学规范
作者張鎡
版本舊抄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張鎡撰 士大夫多媺天資,至錯諸行事,往往鮮合中道,才非不逮,微法度也。前言往行,可傚可師,佩服弗替,如循三尺,則幼學壯行焉。往而不中節,藐前修爲易,與肆吾意之所嚮,跌宕乖盭,漫亡據依,幸而齪齪亡聞,人猶以不能恕,其如得聲名處,貴顯有識,將起賢者過之之歎,斥規矩以覬全材,屏範模而良器圖,是世固無若事也。仰惟熙朝累聖纘承,一以姬孔道學造天下士,名公碩儒聞風作興,步武相屬。其大者,功烈在天,銘在鼎彝,誠未易闚測。至如問學之囦深,操行之端方,政事之精醇,與夫陰功隱德,奇辭奥論,流播簡册者,皆足以擅稱一時,詒憲百世。鎡天資庸樸,粗知讀書,日思抆滌膏粱之習,以從賢士大夫後。是以寤寐前哲,採摭舊聞,凡言動舉措粹然中道,可按爲法程者,悉派分鱗次,萃爲鉅編,以便省閲。夫致知必繇學,故先之以爲學。學,行之上也,故次之行。已行己有餘,斯可推以及人,故次之以涖官。爲政莫如德,故次之以陰德。有德者,必有言,故以詩文終焉。謂其皆可爲終身法,遂目之曰《皇朝仕學規範》,且析爲四十卷,庶幾口詠心惟,趣向弗譌,昭然《中庸》、《大學》之可歉,儼乎正人端士之在左右也。傳不云乎:『過者俯而就,不至者跋而及。』僕方用是自警,亦願與同志共之。淳熙歲丙申四月,秦川張鎡時可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五言詩十七卷七言詩歌行鈔十五卷 全謝山文鈔十六卷 惜抱軒集八十八卷 石遺室叢書十九種 初唐四傑集三十七卷 甘泉鄉人稿二十四卷餘稿二卷 琴海集二卷附正字一卷 大雲山房文稿初集四卷二集四卷 補學齋詩鈔四卷 兩當軒集二十卷補遺二卷附錄四卷 潛研堂詩集十卷詩續集十卷文集五十卷 硃卷文類 敬孚類稿十六卷 儀衛軒文集十二卷文外集一卷詩集五卷 玉谿生詩箋註三卷樊南文集箋註八卷首一卷附年譜一卷 二水樓文集二十卷首一卷詩集十八卷 西鳧山居殘草一卷補編一卷 楚辭章句十七卷 自鏡齋文鈔一卷詩鈔一卷補遺一卷試帖一卷雜錄一卷詠花詞一卷 拙尊園叢稿六卷 愚谷文存十四卷續編二卷補遺一卷拜經樓詩集十二卷續編四卷萬花漁唱一卷拜經樓詩話四卷 百美新詠一卷集詠一卷圖傳一卷 武英殿聚珍版書一百三十八種 戴東原集十二卷 欠泉庵文集二卷 欠泉庵文集二卷 退一步齋詩集十六卷文集四卷蕉軒續錄二卷 述學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補遺一卷别錄一卷校勘記一卷附錄一卷 西廬文集四卷補錄一卷 東塾集六卷申範一卷 曾樂軒稿一卷 半巖廬遺集二卷 隨園三十種 宋陳文節公詩集五卷文集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文選樓叢書三十三種 笛漁小稿十卷 劉左史文集四卷 炳燭齋文集初刻一卷續刻一卷 茹古堂文集三卷 梅雪堂詩集十卷 五山草堂初編二卷 享敝帚軒吟稿一卷 全謝山文鈔十六卷 盋山文錄八卷詩錄二卷 謫麐堂遺集四卷 羅昭諫集八卷 養一齋文集二十卷 水雲欸乃一卷泥爪詞一卷竹窗秋籟一卷悔餘詞一卷雙紅豆詞二卷 清風室叢刊二十種 卓忠毅公遺稿三卷首一卷附錄一卷 通義堂文集十六卷 西堂全集四種附一種 述學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補遺一卷别錄一卷校勘記一卷附錄一卷 井華詞二卷 濯絳宦存藁一卷 問山詩集十卷文集八卷紫雲詞一卷 蟫隱廬叢書十八種 儀衛軒全集四種 宋王忠文公文集五十卷目錄四卷 湖唐林館駢體文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