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
书名《論衡》
书名 论衡
作者王充
版本明通津草堂刊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漢王充撰 王氏族姓行狀,於《自紀篇》述之詳矣。范曄《東漢》列傳云充字仲任,嘗受業太學,師事班彪,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嘗遊雒陽市肆,閲所賣書,一見輙能誦憶,遂博通衆流百家之言。充好論説,始若詭異,終有理實。以爲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禮絶慶弔,户牖牆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釋物類同異,正時俗嫌疑,訂百氏之增虚,詰九流之拘誕,天人之際,悉所會通,性命之理,靡不窮盡,析理折衷,此書爲多。既作之後,中土未有傳者,蔡邕入吴會始得之,常祕玩以爲談助。故時人嫌伯喈得異書,或搜求其帳中隱處,果得《論衡》,抱數卷持去。邕丁寧之曰:『惟我與爾共之,勿廣也。』其後王郎來守會稽,又得其書。及還許下,時人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問之,果以《論衡》之益,繇是遂見傳焉。流行四方,今殆千載,撰《六帖》者但摘而爲備用,作《意林》者止鈔而同諸子。吾鄉好事者,往往自守書櫝爲家寶,然其篇卷脱漏,文字踳駮,魯魚甚衆,亥豕益訛,或首尾顛躓而不聯,或句讀轉易而不能通其讀焉。余幼好聚書,於《論衡》尤多購獲,自一紀中得俗本七,率二十七卷。其一程氏西齋所貯,蓋今起居舍人彭公乘曾所對正者也。又得史館本二,各三十卷,乃庫部郎中李公秉前所校者也。余嘗廢寢食,討尋衆本,雖略經修改,尚互有闕遺,意其謄録者誤有推移,校勘者妄加删削,致條綱紊亂,旨趣乖違,儻遂傳行,必差理實。今研覈數本之内,率以少錯者爲主,然後互質疑謬,㳂造本源,譌者譯之,散者聚之,亡者追之,俾斷者仍續,闕者復補,惟古今字有通用稍存之,又爲改正塗注,凡一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字,有如日星之麗天,順經躔而軌道,河海之紀地,自源委以安流。其文取譬連類,雄辯宏博,豈止爲談助才進而已哉!信乃士君子之先覺者也,秉筆之士能無祕玩乎?即募工刊印,庶傳不泯,有益學者。非矜己功,不敢同王蔡之徒,待搜之然後得而共問之,然後言其益也。時聖宋慶曆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前進士楊文昌題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四部總錄藝術編(上下册) 志雅堂雜鈔:10卷 黃氏逸書考二百八十七種附刻六種 興平縣志:[民國]:8卷 鎸國朝名公翰超奇:14卷 敘永縣志:八卷 海陵文徵:20卷 五嶽臥遊:1卷 六子全書:60卷 繡像京本雲合奇蹤玉茗英烈全傳:十卷八十回 趙子昂梅花詩:1卷 都昌詠古 河圖握通紀 拌湖文錄:8卷 隸字匯:10卷 花影吹笙詞鈔:2卷,附小遜仙詞一卷 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自在王菩薩廣大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陀羅尼:一卷 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不分卷 智囊補:28卷 瞻袞堂文集:10卷 杜詩偶評:4卷 湖海樓文集:6卷 公孫龍子懸解:6卷,後錄1卷 古今名劇選:3卷 曹氏族譜:[郴州]:4卷,首1卷 詞譜:四十卷 漢世說 白石道人詩集:2卷,詩說1卷 恥言:二卷 續資治通鑑:二百二十卷 出圍城記 謝疊山先生文章軌範:7卷 皺水軒詞筌:一卷 禮記釐編:10卷 武帝彙編:4卷 山色夕陽樓吟草:1卷 蓮品詩鈔:1卷 硯史:1卷 藏修堂叢書 霍光鬼諫 舊京書影 婁塘鎮志:9卷 聲譜:2卷 聲說 2卷 聚珍堂四書 犬窩謎話:不分卷 紹陶錄:1卷 岱南閣叢書 孟德輝舉案齊眉雜劇 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一卷 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喪禮雜說常禮雜說:1卷 [咸豐]金鄉縣志略:12卷,首1卷 松江府志:84卷卷首:2卷 秦漢瓦當拓本 槃薖文:甲集3卷,乙集2卷,文別錄1卷 先妣史孺人事畧 大學中庸本義:2卷 朱德詩選集:[不分卷] 增評補圖石頭記:120卷 近百年來先人詩彙: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