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退錄
书名《賓退錄》
书名 宾退录
作者趙與旹
版本盧抱經校寫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大梁趙與旹著 何代無文人?何世無佳公子?兼之爲難。以爲善稱,以好禮樂著,固漢宗室之瑞也。然求其大篇短章,見知四明狂客,納交東京才子,直至唐然後盛。至于行藏出處之際,或得或失,則盛之中,又有可憾者焉。惟吾宋德麟生華屋而身寒士,心明氣肅,文藝亦稱,金枝玉葉中一人而已。余生晚,不可得而見之矣。及得大梁趙君《賓退録》,見其包羅今古,抉隱發微,有書儒碩生所未及,然後知公族未嘗無人,特惜不得升堂叩擊以聞所未聞爾。既而又見《甲午存稾》,亦君所吟賦。王以義理之精微,而鑄辭以發之古律,清潤閑遠,不作時世妝,長短句亦不效《花間》靡麗之光,如『花似于人曾識面,鳥如對客自呼名』、『寒鴈挾風過古木,春□帶雨集荒園』,隨物寫形,若留情於外者,然『達人澄此心,肯爲萬法起』、『眼看聲色塵,不直一杯水』,則反求諸内,有爲之主者矣。蓋公之學,每以爲己先之,故發爲文詞,舍喧而就寂,脱華而就實。昔東坡先生爲德麟賦秋陽曰:『公子何自知秋陽哉!恐其固于富貴,不知田野之勤約也。』今觀公之詩曰:『粲粲香秔雪不如,新菘况復滿盃盂。侯門肉食紛紛是,有此清奇風味無。』使坡仙見之,當曰:『公子真知秋陽矣。』余分符章貢,君之子孟藡來爲宰,余嘗薦之于朝曰:『有儒生廉謹之風,無公子貴驕之習。』蓋紀實也。一日出示二書,又以《甲午存稾》請爲之序。繙閲久之,又知宰之所以爲宰者,有所自傳也。因不復辭,遂書所見以與之。君諱與旹,字德行,嘗從慈湖先生問學。寶祐五年臘月朔,千峯陳宗禮書于崆峒小院。 自序曰:余里居待次,賓客日相過,平生聞見所及,喜爲客誦之。意之所至,賓退或筆於牘。閲日滋久,不覺盈軸,欲棄不忍,因稍稍傅益,析爲十卷,而題以《賓退録》云。 又曰:與旹讀書不廣,何敢有所紀述?嘉定屠維單閼之夏,得疾瀕死,既小瘉,無以自娱,而心力弗彊,未覃思於窮理之學,因以平日聞見稍筆之策,初才十餘則。病起,賓客狎至,語有所及,或因而書之。日積月累,成此編袠。閼逢涒灘之秋,束儋赴戍,因命小史書而藏之笈。年日以老,大學未明,顧爲此戲劇之事,良以自悔,特未能勇决焚棄之耳。録中及近世諸公,或書諡,或書字,或書自號,不得已者旁注其名。惟事涉君上,則直名之,蓋君前臣名之義云。與旹續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廉吏傳三卷續編一卷高士傳續編二卷 崑崙河源考一卷 孟子評四卷 唐荆川先生編纂諸儒語要十卷 四川鹽法志四十卷 浯溪考二卷補遺一卷 遼東行部志一卷 通鑑總類二十卷 俗考一卷 大清康熙二十五年七政經緯躔度時憲曆一卷 甌江竹枝詞一卷 坦齋劉先生文集二卷附錄一卷 續資治通鑑節要十三卷 管棆詩選一卷 [同治]寧洋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十二卷 春秋屬辭比事記四卷 匏葉山莊集一卷 中晚唐詩紀六十二卷 世補齋醫論 幽閑鼓吹一卷 金太史集九卷 難經經釋二卷 [同治]新化縣志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古器物叢語二卷 藝風藏書記八卷續記八卷 胡念東手稿不分卷 韻經五卷 與日本通商條約二種附說帖二件 起霞日記一卷(民國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天香樓偶得十卷 玉川子詩集二卷外集一卷 三家醫案合刻(三家醫案合刻摘錄) 佛般泥洹經二卷 墨經一卷 小心齋劄記十八卷 詠松百絕一卷 明道篇 心齋稿六卷 孝經内事 毅菴總督陝西奏議十三卷 樸學齋小記一卷雜文一卷 錦帆集四卷去吳七牘一卷敝篋集二卷 戊己銷夏百一詩一卷 遼左見聞錄一卷 六臣註文選六十卷 柔鄉韻史二卷 綺望樓遺詩一卷 禮記十卷首一卷 詩體一卷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棠蔭録四卷 德星堂家訂一卷 琴義問答一卷 金匱方歌括六卷 石橋歌一卷 渾蓋通憲圖說二卷首一卷 春窓聯偶巧對便蒙類編 兩臺奏議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