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退錄
书名《賓退錄》
书名 宾退录
作者趙與旹
版本盧抱經校寫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大梁趙與旹著 何代無文人?何世無佳公子?兼之爲難。以爲善稱,以好禮樂著,固漢宗室之瑞也。然求其大篇短章,見知四明狂客,納交東京才子,直至唐然後盛。至于行藏出處之際,或得或失,則盛之中,又有可憾者焉。惟吾宋德麟生華屋而身寒士,心明氣肅,文藝亦稱,金枝玉葉中一人而已。余生晚,不可得而見之矣。及得大梁趙君《賓退録》,見其包羅今古,抉隱發微,有書儒碩生所未及,然後知公族未嘗無人,特惜不得升堂叩擊以聞所未聞爾。既而又見《甲午存稾》,亦君所吟賦。王以義理之精微,而鑄辭以發之古律,清潤閑遠,不作時世妝,長短句亦不效《花間》靡麗之光,如『花似于人曾識面,鳥如對客自呼名』、『寒鴈挾風過古木,春□帶雨集荒園』,隨物寫形,若留情於外者,然『達人澄此心,肯爲萬法起』、『眼看聲色塵,不直一杯水』,則反求諸内,有爲之主者矣。蓋公之學,每以爲己先之,故發爲文詞,舍喧而就寂,脱華而就實。昔東坡先生爲德麟賦秋陽曰:『公子何自知秋陽哉!恐其固于富貴,不知田野之勤約也。』今觀公之詩曰:『粲粲香秔雪不如,新菘况復滿盃盂。侯門肉食紛紛是,有此清奇風味無。』使坡仙見之,當曰:『公子真知秋陽矣。』余分符章貢,君之子孟藡來爲宰,余嘗薦之于朝曰:『有儒生廉謹之風,無公子貴驕之習。』蓋紀實也。一日出示二書,又以《甲午存稾》請爲之序。繙閲久之,又知宰之所以爲宰者,有所自傳也。因不復辭,遂書所見以與之。君諱與旹,字德行,嘗從慈湖先生問學。寶祐五年臘月朔,千峯陳宗禮書于崆峒小院。 自序曰:余里居待次,賓客日相過,平生聞見所及,喜爲客誦之。意之所至,賓退或筆於牘。閲日滋久,不覺盈軸,欲棄不忍,因稍稍傅益,析爲十卷,而題以《賓退録》云。 又曰:與旹讀書不廣,何敢有所紀述?嘉定屠維單閼之夏,得疾瀕死,既小瘉,無以自娱,而心力弗彊,未覃思於窮理之學,因以平日聞見稍筆之策,初才十餘則。病起,賓客狎至,語有所及,或因而書之。日積月累,成此編袠。閼逢涒灘之秋,束儋赴戍,因命小史書而藏之笈。年日以老,大學未明,顧爲此戲劇之事,良以自悔,特未能勇决焚棄之耳。録中及近世諸公,或書諡,或書字,或書自號,不得已者旁注其名。惟事涉君上,則直名之,蓋君前臣名之義云。與旹續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清光緒四年]爵秩全覽不分卷 景岳全書六十四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補十卷總目二卷年譜注補二卷辯訛一卷 思不辱齋文集 [同治]鄱陽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雒閩源流錄十九卷 北上備覽 綉像繪圖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七卷四十五回 王臨川全集一百卷 史目表二卷 四川福建會館官會題名錄一卷 古樂府十卷 鄕黨便蒙二卷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別集十卷附錄一卷補編一卷 陰陽雪恨三卷 陶淵明文集十卷 欽定禮部則例二百二卷 新刻鍾無艷娘娘全本六集六十四卷 多師集八卷 額粉盫集六卷 史記菁華錄六卷 小安樂窩文集四卷詩存一卷南池唱和詩存一卷 天下名勝楹聯不分卷 斲硯山房詩鈔八卷 通志堂經解一百四十種 紉齋畫賸不分卷 備急灸方一卷 韓詩外傳十卷 春華集二卷 經綸堂四書補註附考備旨十卷 老蘇文選不分卷 無邪堂答問五卷 [乾隆]續修臺灣府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盤洲文集八十卷拾遺一卷 仲志四卷 四書題鏡三十六卷 黃陶菴先生全稿八卷 欽定春秋傳說彚纂三十八卷首二卷 讀書作文譜父師善誘法合刻十四卷 是亦軒詩稿六卷 英國印花稅章程一卷坿條二卷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輿圖一卷附錄一卷 惜袌先生尺牘八卷 呂子節錄四卷補遺二卷 數學精詳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張弘遽詩不分卷 胭脂牡丹六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 即山詩文鈔三卷 薛文清公行實錄五卷 曾文正公全集十六種 曝書亭集八十卷 詩解頤四卷 呂半隱先生詩集不分卷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 避暑錄話二卷 秋士先生遺集六卷 說嵩三十二卷 山東闈墨不分卷 石湖志畧十卷文畧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