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譜
书名《菊譜》
书名 菊谱
作者劉蒙
版本宋刊本
分类子部>譜録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吴門老圃史正志撰 自序曰:菊,草屬也,以黄爲正,所以㮣稱黄花。漢俗九日飲菊酒,以詙除不祥。蓋九月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九日而用時之草也。南陽酈縣有菊潭,飲其水者皆壽。《神僊傳》有康生服其花而成僊。菊有黄華,北方用以準節令。大略黄華開時,節候不差。江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不然。考其理,菊性介烈高潔,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黄落,而花始開。嶺南冬至,始有微霜故也。《本草》一名日精,一名周盈,一名傅延年。所宜貴者,苗可以菜,花可以藥,囊可以枕,釀可以飲,所以高人隱士,籬落畦圃之間,不可一日無此花也。陶淵明植於三徑,采於東籬,裛露掇英,汎以忘憂。鍾會賦以五美,謂圓華高懸,準天極也;純黄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僊食也。其爲所重如此。然品類有數十種,而白菊一二年多有變黄者。余在二水植大白菊百餘株,次年盡變爲黄花。今以色之黄白及雜色品類可見於吴門者二十有七種,大小顔色殊異而不同。自昔好事者爲牡丹、芍藥、海棠、竹筍作譜記者多矣,獨菊花未有爲之譜者,殆亦菊花之闕文也歟?余姑以所見爲之。若夫耳目之未接,品類之未備,更俟博雅君子與我同志者續之,今以所見具列于後。 後序曰:菊之開也,既黄白深淺之不同,而花有落者有不落者。蓋花瓣結密者不落,盛開之後,淺黄者轉白,而白色者漸轉紅,枯于枝上;花瓣扶疎者多落,盛開之後,漸覺離披,遇風雨撼之,則飄散滿地矣。王介甫《武夷詩》云:『黄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歐陽永叔見之,戲介甫曰:『秋花不落春花落,爲報詩人子細看。』介甫聞之笑曰:『歐九不學之過也,豈不見《楚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東坡,歐公門人也,其詩亦有『欲伴騷人賦落英』,與夫『卻繞東籬臭落英』,亦用《楚詞》語云。王彦賓言古人之言有不必盡循者,如《楚詞》言『秋菊落英』之語。余謂詩人所以多識草木之名,蓋爲是也。歐、王二公,文章擅一世,而左右佩紉,彼此相笑,豈非於草木之名猶有未盡識之,而不知有落有不落者耶?王彦賓之徒又從而爲之贅疣,蓋益遠矣。若夫可餐者,乃菊之初開,芳馨可愛耳。若夫衰謝而後落,豈復有可餐之味?《楚詞》之過,乃在於此。或云《詩》之《訪落》,落訓始也。意落英之落,蓋謂始開之花耳。然則介甫之引證,殆亦未之思歟?或者之説,不爲無據。余學爲老圃,而頗識草木者,因併書于《菊譜》之後。淳熙歲次乙未閏九月望日,吴門老圃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找家谱请移步:家谱族谱查询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釋滯:1卷 陳眉公重訂野客叢書:12卷 理論統計學講義 東國名勝記:1卷 祇園正儀:一卷 遼陵石刻集錄:6卷 四禮翼:八卷 雞肋集鈔:[1卷],淮海集鈔:[1卷] 體用論:不分卷 毛詩(白文) 似山堂集 續增高郵州志:[道光]:不分卷 事友錄:5卷 王漁洋遺書 漢碑隸體舉要 建德縣志:[浙江]:21卷,卷首1卷 種蘭訣:1卷 昔柳摭譚:8卷 史記考證:7卷 東宮備覽:6卷 鐵雲藏龜 願同集:6卷 漁樵對問:1卷 啁啾漫記:一卷 古經解鈎沉:30卷 凍蘇秦衣錦還鄉雜劇 確庵文藳:四十卷 易解經傳證:5卷 卷首 1卷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三卷 池北偶談:26卷 青山集:30卷 六博譜 文中子中說:10卷 晚香集:5卷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1卷 物理學:上編4卷,中編四卷,下編四卷 漢碑錄文:4卷 孫子十家注:13卷,孫子遺說1卷,孫子敘錄1卷 續檇李詩繫:40卷 性命圭旨共四集 雲臺山人詩集:九卷 段氏說文注訂:8卷 種樹書:廣蠶桑說輯,補蠶桑說 說文聲系:14卷 知守齋詩:初集六卷,二集四卷,彆集一卷 孟子:14卷 林文忠公政書:三十七卷,附搜遺 克復諒山大略:一卷 春秋左傳識小錄:二卷 梅影盦詞集 桃花吟:3折 易圖通變:5卷 金瓶梅:100回 唐國史補:一卷 華山志概:一卷 于埜左氏錄:2卷 崇德堂稿:8卷 大清嘉慶元年歲次丙辰時憲書 泗水縣志:[光緒]:15卷,首1卷 遊廬山記: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