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譜
书名《菊譜》
书名 菊谱
作者劉蒙
版本宋刊本
分类子部>譜録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吴門老圃史正志撰 自序曰:菊,草屬也,以黄爲正,所以㮣稱黄花。漢俗九日飲菊酒,以詙除不祥。蓋九月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九日而用時之草也。南陽酈縣有菊潭,飲其水者皆壽。《神僊傳》有康生服其花而成僊。菊有黄華,北方用以準節令。大略黄華開時,節候不差。江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不然。考其理,菊性介烈高潔,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黄落,而花始開。嶺南冬至,始有微霜故也。《本草》一名日精,一名周盈,一名傅延年。所宜貴者,苗可以菜,花可以藥,囊可以枕,釀可以飲,所以高人隱士,籬落畦圃之間,不可一日無此花也。陶淵明植於三徑,采於東籬,裛露掇英,汎以忘憂。鍾會賦以五美,謂圓華高懸,準天極也;純黄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僊食也。其爲所重如此。然品類有數十種,而白菊一二年多有變黄者。余在二水植大白菊百餘株,次年盡變爲黄花。今以色之黄白及雜色品類可見於吴門者二十有七種,大小顔色殊異而不同。自昔好事者爲牡丹、芍藥、海棠、竹筍作譜記者多矣,獨菊花未有爲之譜者,殆亦菊花之闕文也歟?余姑以所見爲之。若夫耳目之未接,品類之未備,更俟博雅君子與我同志者續之,今以所見具列于後。 後序曰:菊之開也,既黄白深淺之不同,而花有落者有不落者。蓋花瓣結密者不落,盛開之後,淺黄者轉白,而白色者漸轉紅,枯于枝上;花瓣扶疎者多落,盛開之後,漸覺離披,遇風雨撼之,則飄散滿地矣。王介甫《武夷詩》云:『黄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歐陽永叔見之,戲介甫曰:『秋花不落春花落,爲報詩人子細看。』介甫聞之笑曰:『歐九不學之過也,豈不見《楚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東坡,歐公門人也,其詩亦有『欲伴騷人賦落英』,與夫『卻繞東籬臭落英』,亦用《楚詞》語云。王彦賓言古人之言有不必盡循者,如《楚詞》言『秋菊落英』之語。余謂詩人所以多識草木之名,蓋爲是也。歐、王二公,文章擅一世,而左右佩紉,彼此相笑,豈非於草木之名猶有未盡識之,而不知有落有不落者耶?王彦賓之徒又從而爲之贅疣,蓋益遠矣。若夫可餐者,乃菊之初開,芳馨可愛耳。若夫衰謝而後落,豈復有可餐之味?《楚詞》之過,乃在於此。或云《詩》之《訪落》,落訓始也。意落英之落,蓋謂始開之花耳。然則介甫之引證,殆亦未之思歟?或者之説,不爲無據。余學爲老圃,而頗識草木者,因併書于《菊譜》之後。淳熙歲次乙未閏九月望日,吴門老圃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找家谱请移步:家谱族谱查询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通鑑紀事本末:239卷 資治通鑑考異:30卷 學圃雜疏:[1卷] 西方确指:1卷 禹貢說斷:4卷 小四書:5種 竹崦盫金石目錄:5卷 微積集證:4卷 曲律:四卷 征剿紀略:4卷 錢頤壽中丞全集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 朱子全書:66卷 薛子讀書錄鈔:4卷 錢牧齋文鈔:不分卷 吳越紀事詩 曝書亭集:80卷 附錄 1卷 笛漁小稾 10卷 春秋詞命 雲樵先生詩集:4卷 獨醒雜誌:1卷 世子:一卷 惠果和尚形狀:一卷 杜詩偶評:4卷 裕靖節公遺書:12卷,首1卷 涇縣志:32卷,續志9卷 瘍科選粹:8卷 小學初告:6卷 行船免撞章程:附卷1卷 甕牅餘談:8卷 西州志:殘1卷 國朝松江詩鈔:64卷 通鑑評語:5卷 順治朝報銷冊目錄 諭摺彚存:不分卷 重訂蘇省水卡捐章 北平孫氏雪園藏器:1卷 觀古閣泉說:附續泉說 春秋說題辭 純白齋類槀:20卷,卷首1卷,附錄2卷 清江貝先生詩集:10卷,文集:30卷 脈經:10卷 後漢書:1卷 藝學文編:4卷 周書:五十卷 河東先生集:16卷 卜辭研究 麟臺故事:4卷,補遺1卷 焦氏易林:四卷 東華錄:100卷 臺灣輿圖 大中祥符法寶錄:二十二卷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10卷 繪圖笑中緣:6卷 養魚經:1卷 揚子法言:13卷,音義一卷 凝香室鴻雪因緣圖記:2卷 英國水師律例:4卷 楚辭章句:17卷 清廉官長勘金環雜劇 明皇雜錄:2卷,補遺1卷,附校勘記逸文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