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皇極內外篇
书名《洪范皇極內外篇》
书名 洪范皇极内外篇
作者蔡沈
版本東洋刊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蔡沈撰 自序曰:體天地之撰者,《易》之象;紀天地之撰者,《範》之數。數者始於一,象者成於二,一者奇,二者偶也。奇者,數之所以行,偶者,象之所以立。故二四而八,八者,八卦之象也;三三而九,九者,九疇之數也。由是重之,八八而六十四,六十四而四千九十六,而象備矣。九九而八十一,八十一而六千五百六十一,而數周矣。《易》更四聖,而象已著;《範》錫神禹,而數不傳。後之作者,味象數之原,窒變通之妙,或積象以爲數,或反數而擬象。《洞極》有書,《潛虚》有圖,非無作也,而牽合傅會,自然之數,益晦蝕焉。嗟夫!天地之所以肇,人物之所以生,萬事之所以得失者,亦數也。數之體,著於形;數之用,妙於理。非窮神知化,獨立物表者,曷足以與於此哉?然數之與象,著異用也,而本則一;若殊途也,而歸則同。不明乎數,不足以語象;不明乎象,何足以知數?二者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無也。有如是乎?先君子曰:『《洛書》者,數之原也。』余讀《洪範》而有感焉。上稽天文,下察地理,中參人事,古今之變,窮義理之精微,究興亡之徵兆,微顯闡幽,彝倫攸敘,秩然有天地萬物各得其所之妙。歲月浸久,麤述所見,辭雖未備,而義則著矣。其果有益於世教否乎?皆所不敢知也。然余所樂而玩者,理也;所言而傳者,數也。若其所以數之妙,則在乎人之自得焉耳。 右二圖得於九峰先生之子抗,有以見八卦、九章相爲表裏,對待流行,缺一不可,殆與天地終始者乎?附刻於内篇之後。姚鏞。 姚鏞序曰:《易》以象顯,《範》以數推,自然之理也。河、洛呈文,至於今幾千歲。《易》之象雖已著,而《範》之數不傳焉,非無傳也,不知而作者晦之也。九峰先生獨能闡神禹不傳之祕,分一於萬,該萬於一。天地事物之變,古今興亡之機,性命道德之藴,皆不逃乎九九八十一數之間,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妙乎其擬諸《易》也。惜也不壽,而數之辭未備,豈天亦靳此書之全哉?後世有子雲,必能補之。嘗觀《啟蒙》、《極》、《筮》(二)〔三〕書,實與是編相表裏。西山真先生表公墓,謂不愧先師之傳,諒哉!小子輒不自揆,併刊於章貢郡齋,與學者共之。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詩傳大全二十卷詩傳大全綱領一卷詩傳大全圖一卷詩序辨說一卷 袁浦劄記一卷 東坡小詞二卷 書牘會稿六卷 河圖始開圖一卷 發墨守箴膏盲釋廢疾疏證三種 鄴中記一卷 三亦堂稿二卷 西崑酬唱集二卷 藴愫閣詩後集三卷 姜鳳阿文集二十七卷 介山記二卷 復初齋詩注一卷 四書古今異義備覽二十二卷 東巡記一卷 中西醫解二卷 叠山謝先生文章軌範七卷 子史精華(御定子史精華)一百六十卷 [湖南岳陽]羅氏宗譜不分卷 太上黃庭經注三卷 衢州古祥符寺月海禪師倣梅集二卷 綠槐書屋詩稿二卷 楚辭章句(楚辭)十七卷附錄一卷 竊兵符不分卷 如如居士三教語錄□卷 郭子式先生校刻書三種六卷 撫黔紀畧一卷 [嘉靖]休寧縣志八卷 繪圖增像第五才子書水滸全傳八卷七十回 元魏方鎮年表二卷 大觀茶論 新刻天如張先生石渠精採萬寶全書囗囗卷 易翼宗六卷(楚蒙山房易經解之二) 周官析疑三十六卷考工記析疑四卷 宋朝事實二十卷 墓誌徵存目録四卷 追昔遊集十二卷 案牘雜鈔不分卷 文章正論二十卷 [道光]無錫金匱續志十卷首一卷 謀野集刪二卷 松軒講義一卷 明少保費文通公文集選要六卷 北牕炙輠録二卷 爾雅二卷附釋音 梅郎中年譜一卷 庚申外史 選擇天鏡三卷 The life and work of Su Renshan :rebel, painter & madman, 1814-1849? 嫏嬛記 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一卷 新刻萬氏家傳保命歌括十卷 菊譜一卷 分門瑣碎録一卷 金石彙目分編不分卷 大樓炭經六卷 呂洞賓三度城南柳一卷 傳習録考二卷 餘菴雜錄三卷 陸子學譜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