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校正活人書
书名《重校正活人書》
书名 重校正活人书
作者朱肱
版本宋刊宋印本
分类子部>醫家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朱肱撰 按,《直齋書録解題》著録十八卷,與此本合。《郡齋讀書志》及進表皆云二十卷,未知何故。 僕乙未秋以罪去國,明年就領宫祠以歸。過方城,見同年范内翰,云《活人書》詳矣,比《百問》十倍,然證與方,分爲兩卷,倉卒難檢耳。及至濉陽,又見王先生,云《活人書》京師、成都、湖南、福建、兩淛,凡五處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錯誤頗多,遂取繕本,重爲參詳,改一百餘處,及并證與方爲一卷,因命工于杭州大隱坊鏤板,作中字印行,庶幾緩急易以檢閲。然方術之士,能以此本游諸聚落,悉爲改證,使人讀誦,廣説流布,不爲俗醫妄投藥餌,其爲功德,獲福無量。政和八年季夏朔,朝奉郎提點洞霄宫朱肱重校。 《進活人書表》曰:臣聞鍾山非矯,幽人躡屩於深林;衡岳雖遥,志士獻書於北闕。蓋行藏之有數,非狂狷所能知。中謝。伏念臣出自蔀屋之微,嘗奉大廷之對。昔爲冗吏,今作閑人。乃因三餘,著成百問。上稽伊尹湯液之論,下述長沙經略之文。詮次無差,搜羅殆盡。從微至著,蓋不可加;亘古及今,實未曾有。載在簡册,圖之丹青。思欲膠口而不傳,大懼利己而無益。恐先朝露,虚棄寸陰。學古入官,既無裨於國論;博施濟衆,庶或廣於仁風。伏惟皇帝陛下經緯之文,出自天縱;紀綱之治,成于日躋。疆宇開拓於版圖,弦歌洋溢乎天下。棲神内景,屬意生民。收拾人材,凡片善寸長,皆有所用;勤卹民隱,雖沉痾垂老,各安其居。玉燭亘天以流離,朱草填廷而委積。湛恩滂沛,温詔丁寧。致兹丘園一介之愚,亦効涓埃萬分之助。蕆明大道,敷奏彌文。楊雄所懷以既章,蔡澤没齒而無憾。重惟道途修阻,巾笈護持,未免客嘲,焉令鬼泣?顧因果之有在,兹俯仰而不慙。儻合宸衷,自讋輿議。特覊縻於丹竈,徒景仰乎公車。謹遣男遺直賫臣所撰書一函八策,共二十卷,躬詣檢院投進以聞。委有觀采,伏乞宣付國子監印造頒行。如臣學植淺陋,違戾於經,即乞委官參詳,然後布之天下,以福羣生。臣無任干天冒聖激切屏營之至。政和元年正月一日,奉議郎致仕臣朱肱謹上。 謝表 謝啟 《郡齋讀書志》曰:《南陽活人書》二十卷,右皇朝朱肱撰。序謂張長沙《傷寒論》,其言奥雅,非精于經絡不能曉會。頃因投閒,設其對問,補苴綴輯,僅成卷軸,作于己巳,成于戊子,計九萬一千三百六十六字。 《直齋書録解題》曰:《南陽活人書》十八卷,朝奉郎直祕閣吴興朱肱翼中撰。以張仲景《傷寒方論》,各以類聚,爲之問答。本號《無求子傷寒百問方》,有武夷張藏作序,易此名。仲景,南陽人,而『活人』者,本華陀語也。肱,祕丞臨之子,中書舍人服之弟,亦登進士科。 案,此南宋刊本,每頁二十行,每行十九字,版心有刻工姓名,每卷有目連屬篇目。有『兼牧藏書記』白文方印。《百宋一廛》祗有殘本三卷,此本惟首卷影抄補,餘完善,真罕覯之祕笈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日本教育制度 转诗臆说 蔡园述略 新娘礼服 狂人与死女 训育研究 诗学讨论集 宋诗话辑佚 郁达夫论 陶行之先生纪念集 人民文豪鲁迅 现代国文讲话 词学ABC 德法英美国民教育比较论 武训传批判 晨光幼稚读本 论新阶段 中国的地形 小学校的公民教育 训育之理论与实际 世界童话研究 陆征祥传 奇剑及其他 民众读物 小学教师文库第一辑(上、下) 通俗讲演 民众教育概论 各科教学ABC 青年创作辞典 学校式教育工作 现代中国名人外史 特殊儿童教育法 安徽省暂行会计规程 自习主义教学法 转变 动物学 文艺政策 完璞异言 复式教学法经验谈 文艺学习讲话 蠶卵单性发育与正常发育之比较 宪政胚论 民众教育讲演辑要 现行教育法令大全 世界名著杰作选 政治学说史 改造中的欧洲教育 京沪路旅行指南 蔷薇之路 羣書雜義 汪精卫之丑态 演说 浙江省政府建设厅暨附属机关会计制度 怎样做一个好市民 抗战文艺论 新政治学大纲 翻译短篇小说选 于右任言行录 一个女兵的自传 世界伟人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