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乘
书名《齊乘》
书名 齐乘
作者于欽
版本明嘉靖刊本
分类史部>地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前兵部侍郎郡人于欽思容纂修;《釋音》,羅濬述 《齊乘》六卷,故兵部侍郎于公志齊之山川、風□、郡邑、城郭、亭館、丘壠、人物而作也。古者郡各有志,中土多兵難,書弗克存。我國家大德初,始從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蓋欲盡述天下都邑之盛,書成藏之秘府,世莫得而見焉。于公生于齊,官于齊,攷訂古今,質以見聞,歲久始克成編,辭約而事核。公在中朝爲御史、憲臺都事、左司員外郎,終益都田賦總管,以文雅擅名當時。既卒,其家蕭然,獨遺是書于其子潛。余官維揚,始得閲之。嗚呼!齊地之彊,民物之夥,自古然也。桓公任管仲以成霸業,聖人嘗稱其功,謂一變能至于魯。後世去古雖遠,山川、郡邑猶存,革其俗以化其民,獨不在夫上之人乎?當漢之始,兵戈甫定,曹參爲齊相,師禮蓋公,以清静化民,齊乃大治,兹非其效歟?今齊爲山東重鎮,所統郡縣五十有九,宦游于齊者,獲是書觀之,寧無益乎?予於于公之言,重有感焉。謂三代、兩漢人材,本乎學校之教養;謂風自漢、晉以降,愈變而愈下。美昔人之賑饑有道,歎近世之採金病民,以稷下學術流于異端,以海上求仙惑于神異,斯亦足以慨公之志矣。夫公諱欽字容思,益都人,潛擢南行臺掾云。至元五年己卯冬十月丙戌朔,嘉議大夫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使蘇天爵序。 昔我先人爲國子助教,每謂潛曰:『吾日與諸生講習所業,暇則又與翰苑諸名公唱和詩章。詩乃陶冶性情而已,若夫有關於當世,有益於後人者,宜著述以彰顯焉。吾生長於齊,齊之山川、分野、城邑、地土之宜,人物之秀,此疆彼界,不可不纂而紀之也。』迨任中書兵部侍郎,奉命山東,於是周覽原隰,詢諸鄉老,考之水經地記,歷代沿革,門分類别爲書,凡六卷,名之曰《齊乘》,藏於家。囑潛曰:『吾或身先朝露,汝其刻之。』先人既卒,常切切在念,第以選調南臺,又入西廣,匆匆未遑遂志。兹幸居官兩浙,始克撙節,奉稟命工鏤板,以廣其傳,以光先德。參政伯修先生已詳序於前矣,有仕於齊者願一覽焉。至正十一年辛卯秋七月,奉訓大夫兩浙都轉運鹽使司副使男潛泣血謹識。 杜思序嘉靖甲子 黄氏手跋曰:余於地志書喜蓄舊本,惟此尚缺如。頃從肆中搜得,見其紙墨古雅,疑爲元刻。且一單之書,皆以尋常本而索善價,此書估價千餘錢,余故喜而購之。及攜歸,澗薲爲余言曰:『卷中薛子熙訂正,爲明時人,曾刻《三輔黄圖》。』則其爲明刻無疑。近復有山東新刻本,澗薲有之,暇日當取一勘云。己未冬十一月,黄丕烈識。 又曰:《齊乘》舊刻頗少,近於周香嚴家借一舊抄本,行欵差小,取對此□□同,蓋從明刻傳録而縮之者也。然卷首失去蘇序,卷尾失去《釋音》,其不同多矣。余益以是册爲寶云。庚申正月十日,蕘圃。 又曰:香嚴復假余明刻本校舊抄本一過,知卷三中『齊邑外屬』條下脱去五葉,方悔前取借抄本對時,略一展閲,僅見其行欵相同,以爲不相上下,未及逐葉比較,致有疏脱爾。聞袁氏五硯樓有此刻本,當取之影寫補入;如無,可仍就抄本足之。其抄本有勝于此刻者,擬校勘録諸餘紙焉。閏月十七日又記。 又曰:按此是明刻,然未究其爲何時所刻。頃從澗薲借得乾隆辛丑胡德琳序本,載有嘉靖甲子杜子睿序,乃補録之,此刻殆謂嘉靖本歟?嘉慶庚申立春前一日挑燈書此,黄蕘圃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欽定書經傳說彚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書序一卷 欽定書經傳說彚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書序一卷 尚書因文六卷首一卷 忠武祠墓志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忠武祠墓志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書經六卷 書經六卷 書經六卷 尚書離句六卷 寄傲山房塾課纂輯書經備旨蔡註捷錄七卷 寄傲山房塾課纂輯書經備旨蔡傳捷録七卷 普天忠憤全集十四卷首一卷 日下舊聞四十二卷 國朝名文約編不分卷 新刻書經備旨輯要六卷 欽定書經傳說彙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書序一卷 聖諭像解二十卷 國朝名文小題讀本不分卷 齊張長史集不分卷 廣事類賦四十卷 衎石齋記事稾十卷 周書五十卷 警務規則不分卷 欽定書經傳說彚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書序一卷 欽定書經傳說彚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書序一卷 中孟異同商不分卷 書經體註六卷 書經體註大全合叅六卷 四書引解二十六卷 書經體註六卷 書經體註六卷 書經體註大全合叅六卷 書經六卷 書經六卷 周易精義四卷首一卷 書□□卷 周易四卷 新刻袁柳莊先生密傳相法二卷 尚書離句六卷 增補萬寳全書二十卷 書□□卷 體微齋遺編不分卷 易經大全會解四卷 尚書離句六卷 易經精華六卷末一卷 周易圖說述四卷首一卷 尚書離句六卷 周易通論四卷 周易觀彖十二卷 岳忠武王文集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新鐫增補周易備旨一見能解六卷 尚書離句六卷 尚書離句六卷 尚書離句六卷 易經大全會解四卷 新鐫補註周易備旨一見能解六卷 易經音訓不分卷 新鐫周易補註備旨一見能解□□卷 新鐫增註周易備旨一見能解六卷 周易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