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集
书名《隆平集》
书名 隆平集
作者曾鞏
版本明翻董氏萬卷堂本
分类史部>別史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南豐曾鞏集 史官記録,其來尚矣。雖六史異名,職司殊事。螭頭柱下,操觚載簡,爲記事之始;蘭臺東觀,稽文責寔,爲勒撰之所。至於研精覃思,諟正得失,權奥綱紀之論,總括經緯之條,則必窮神於退食委蛇之閒,夙興夜寐之際。故凡爲是官者,莫不家有註記,自備討論,豈不以事重體大,君子之所盡心焉哉?厥自遷、固各有家學,楊子山爲郡上計,猶獻《哀牢傳》,得詔詣蘭臺;迺若陸賈、魚豢、張璠、范曄,亦復身非史職,私撰國書。由是言之,一代成憲,必資草剏於前,博采羣言於衆,迺能究當世之事,備後王之鑑,故知爲史之説。皇朝太祖開運立極,握符御天,聖神相繼,緝熙文明之治,亮采惠疇,官得其人,通藉史館,尤爲慎選。凡預論著,皆命世大儒,博學通識,允所謂良史之才者也。南豐曾鞏子固爲左史日,嘗撰《隆平集》以進,自太祖至于英宗,五朝聖君賢臣,盛德大業,文明憲度,更張治具之體,文武廢置,軍政大小之務,郡縣户口,風俗貢職之目,(紫)〔柴〕燎祠祀,學校科選之設,宰相百官,降王外夷之事,分門列傳,凡一百六年,爲書二十卷。當時號爲審訂,頒付史館,副存于家,雖非正史,亦草剏注記之流也。世之學者,前古之事,靡不歷覽。至于皇朝典故,則往往不知其源,或年代差舛,或名號錯誤,事辭失據,前後牴牾,蓋其所傳不審而外之。故事雜録,各附聞見,國史法禁,世莫得聞,每搢紳之士文涉典故,則舍毫猶豫,況於考著譜牒,載述碑頌,可使是非無準,厚誣當時,致惑來世?今斯集所載五朝之事,炳然在目。曾大父淄王,昔典宗正,嘗授此書。不敢顓祕,庶幾宦學君子有所考質。嗚呼!觀《臯陶》、《益稷》之言,知帝堯、帝舜之事,學者豈不孜孜歟?紹興十二年四月□日,淄國趙伯衞謹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李卓吾評選楊椒山集四卷 李英集五卷(李英詩、餐霞集、當壚集各一卷、歷游集二卷)附都下贈言集一卷 硃批奏摺薄 改良家庭制度論2篇一卷 小山小令二卷 來學纂言一卷 仰止子詳考古今名家潤色詩林正宗十二卷韻林正宗六卷 煎茶水記一卷 蓮子居詞話四卷 秦地圖一卷 京察先行呈遞各單不分卷 格致鏡原 蛻廬剩稿不分卷 讀賦巵言一卷 華陽館詩集十四卷、文集十二卷 補拙軒吟草一卷 王文簡公遺集八卷 岳忠武王文集八卷年譜一卷末一卷 文獻通考詳節二十四卷 慧明居士遺稿二卷湖影詞一卷 後鑒錄三卷 讀毛詩日記一卷 文苑英華 班蘭臺集一卷 乙閏錄二卷 咸寧縣二卷 神仙遺論補一卷 佛說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三卷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九十六卷 春明夢遊 嚴永思先生通鑑補正略三卷 聖廟詩集一卷聖塋詩集一卷 壬申北遊日記一卷 倡和初集一卷隨草詩餘一卷鏡閣新聲集一卷 作義要訣一卷 呂子校補二卷 文泉子 宋遼金元四史朔閏考二卷 沖然堂時文不分卷 儒林外史五十六回 餘醉集一卷 太倉稊米集七十卷 海山記一卷 樵歌拾遺一卷 西湖十景(明淸版畫)不分卷 敬信錄經驗方 宋南渡十將傳十卷 瓶史一卷 三禮考注六十四卷序錄一卷綱領一卷 爾雅義疏二十卷 飴山詩集二十卷 醫學舉要六卷 炳燭編四卷 貞烈寶卷(貞烈古蹟、報寃卷、文秀寶卷) 煙霞萬古樓文集六卷 謝康樂集拾遺一卷附謝樂康集校勘記一卷和謝康樂詩一卷 明堂大道錄八卷 漢詩辨證四卷前錄一卷 吟雲仙館詩稿一卷 野航詩集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