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龍龕手監
书名《新修龍龕手監》
书名 新修龙龛手监
作者宋濂
版本影寫遼刊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遼釋行均撰 智光序曰:夫聲明著論,迺印度之宏綱;觀跡成書,寔支那之令躅。印度則始標天語,厥號梵文,載彼貫線之花,綴以多羅之葉,開之以字緣、字界,分之以男聲、女聲。支那則創自軒轅,制於沮誦,代結繩於既往,成進懷以相㳂,辯之以會意、象形,審之以指事、轉注。洎乎史籀,變古文爲大篆。程邈□□□□□□蔡邕刊定於石經,束晳□□□□□九流競騖,若百谷之□□□□遐分,比衆星之拱極。尋源□□□□□□□《埤蒼》、《廣蒼》;叶律諧鍾,咸究於韻□□□。專門則字統《説文》,開牖則《方言》□□□學於是乎昭矣。矧復□□□□□□□□釋氏之教,演於印度,譯布支那。轉梵□唐,雖匪差於性相;披教悟理,而必正於名言。名言不正,則性相之義差;性相之義差,則修斷之路阻矣。故祇園高士,探學海洪源。集的先儒,導引後進,揮以寶燭,啟以隨函。孰辶亻顯於人名,香嚴唯標於寺号。流傳歲久,抄寫時訛。寡聞則莫曉是非,博古則徒懷惋歎。不逢敏達,孰爲編修?有行均上人,字廣濟,俗姓于氏。派演青齊,雲飛燕晉。善於音韻,閑於字書。覩香嚴之不精,寓金河而載緝。九仞功績,五變炎凉,具辯宫商,細分喉齒,計二萬六千四百三十餘字,注一十六萬三千一百七十餘字,并□□□一十八萬九千六百一十餘字□□□□□□□□□□擔簦,立祛疑滯。沙門智光,利非切玉,分忝斷金。辱彼告成,見命序引。推讓而寧容閣筆,俛仰而强爲抽毫。矧以新音,徧於龍龕,猶手持於鸞鏡,形容斯鑒,妍醜是分。故目之曰《龍龕手鑑》,總四卷,以平、上、去、入爲次,隨部復用四聲列之。又撰《五音圖式》附於後,庶力省功倍,垂益於無窮者矣。時統和十五年丁酉七月一日癸亥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散餘集 律呂直解一卷 春秋左氏傳述義一卷 孫百川先生集不分卷 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 紀元編三卷 天經或問前集四卷 儒門法語一卷 癘瘍機要三卷 印度蠶食戰史四卷 光緒甲午科貴州闈墨 古雪喆禪師語錄二十卷 尚書序目決疑二卷 平南縣一卷 國朝別號錄十卷 左氏釋二卷 雙清亭題詠三卷 [湖南益陽]郭氏致公支譜十一卷首一卷 熙朝宰輔錄一卷 御制樂善堂集四卷 程功録四卷 成語原解不分卷 眞誥十卷 高東溪集(東溪集)一卷 官閣消寒集一卷 蠶尾集十卷 閩中書畫錄十四卷 蜀碧四卷 蟄廬存稿一卷 乾隆三年山西鄉試錄一卷 玉牒覺羅(大)不分卷 菩薩處胎經五卷 兼明書五卷 藤蔭軒娛我園詩草不分卷 楓江草堂詩集十卷文集一卷楓江漁唱一卷清湘瑶瑟譜一卷續譜一卷 太乙金鑰匙一卷續集一卷 幾希録良方合壁不分卷 首山子 學春秋隨筆十卷 詩經韻讀四卷 四聲均和表五卷 王文正公筆錄一卷 姚文敏公遺稾十卷 擬古樂府二卷 借巢筆記一卷 [浙江諸暨]暨陽西河毛氏宗譜□卷 黃小松先生嵩麓訪碑記一卷 [同治]南滙縣新志稿不分卷 覆瓿集七卷附錄一卷 讀易别錄三卷 憲政編查館會奏遵議憲法大綱暨選舉各法摺不分卷 禮記全文備旨十一卷 混元弘陽血湖寶懺一卷 春秋通義一卷 王臨川尺牘一卷 郭氏玄中記一卷 吳逆取亡錄一卷 劫灰録補注分卷不詳 會稽三賦一卷 [乾隆]解州夏縣志十六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