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蔡氏傳纂疏
书名《書蔡氏傳纂疏》
书名 书蔡氏传纂疏
作者陳櫟
版本元泰定刊本
分类經部>書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後學新安陳櫟纂疏;蔡沈序(嘉定乙巳) 《書》載帝王之治,而治本於道,道本於心,道安在?曰在中。心安在?曰在敬。揖讓放伐、制度詳略等事雖不同,而同於中。欽、恭、寅、祗、慎、畏等字雖不同,而同於敬。求道於心之敬,求治於道之中。詳説反約,《書》之大旨,不外是矣。况諸君全體上下千數百年之治迹、二帝三王之淵懿,皆在於《書》。稽古者舍是經奚先哉?孔子所定,半已逸遺,厥今所存,出漢儒口授,孔宅壁藏,錯簡斷編,當缺疑者何限?自有註解以來三四百家,朱子晚年始命門人集傳之,惜所訂正三篇而止。聖朝科舉興行,諸經、四書壹是以朱子爲宗。《書》宗蔡《傳》,固亦宜然。櫟不揆晚學,三十年前,時科舉未興,嘗編《書解折衷》,將以羽翼蔡《傳》。亡友胡庭芳見而許可之,又勉以即蔡《傳》而纂疏之,遂加博采精究,方克成編。今謀板行,幸遇古邢張子禹,命工刊刻,以與四方學者共之云。泰定四年丁卯正月望日,後學新安陳櫟謹書。 王氏手跋曰:丙午初秋,展讀一過,庭間早桂始開,芬香襲人,對此古編,殊自喜也。王廣心識。 案,此元刊元印本,每半紙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前爲蔡序,次櫟自序,次《説讀尚書綱領》,次《纂疏凡例》。蔡序後有『泰定丁卯陽月梅溪書院新刊』木記。卷首有『毛晉私印』朱文方印、『汲古主人』朱文方印。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涇川金石記一卷 南漢金石志二卷 寶鐵齋金石文跋尾三卷 鮑臆園手札一卷 陳簠齋筆記一卷手札一卷 滇南古金石錄一卷 吳郡金石目一卷 金石存十五卷 中州金石目四卷補遺一卷 日本金石年表一卷 百塼考一卷(百磚考) 學古編二卷附錄一卷 三十五舉一卷 續三十五舉一卷 再續三十五舉一卷 古今印史一卷 印章集說一卷 秦璽始末一卷 篆學指南一卷 印章圖譜一卷 鼎錄一卷 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 考古圖釋文一卷 續考古圖五卷 宣德鼎彝譜八卷 稽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十卷 稽古齋藏器目一卷 清儀閣藏器目一卷 從古堂款識學一卷 周無專鼎銘考一卷 兩罍軒藏器目一卷 簠齋藏器目一卷 簠齋藏器目第二本一卷 嘉蔭簃藏器目一卷 石泉書屋藏器目一卷 愛吾鼎齋藏器目一卷 雙虞壺齋藏器目一卷 選靖閣藏器目一卷 墨緣彙觀錄四卷 書畫說鈴一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古刻叢鈔一卷 古刻叢鈔一卷 葉氏菉竹堂碑目六卷 山左南北朝石刻存目一卷 和林金石錄一卷詩一卷附和林考一卷 元豐題跋一卷 東坡題跋六卷 淮海題跋一卷 法帖通解一卷 海岳題跋一卷 書史一卷 姑溪題跋二卷 東觀餘論二卷 法帖刊誤二卷 放翁題跋六卷 鶴山題跋七卷 蘭亭考十二卷群公帖跋一卷 蘭亭續考二卷 絳帖平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