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集注
书名《太玄集注》
书名 太玄集注
作者司馬光
版本宋钞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數學類
下落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内容 《集注》题:“涑水司马光。”《解》题:“襄陵许翰注。”《历》附《解》後,不著撰人姓名。《集注》首冠温公《读玄》一篇,《解》末有跋云:“右十一篇《解》,附以《释文》,出许翰。《音考》曰:王即唐王涯。陈即近世陈渐,著《演玄》。吴即吴秘,作音义。郭即郭元亨,作疏。丁即丁谓,许即许昂,章即章詧,黄即黄伯思,林即林瑀本”云。《历》末有跋云:“右许翰传《太玄历》,出温公手录。经後不著谁作。本疑准《贲》沈准《观》,翰更定为《观》为《归妹》”云。案:此书世不经见,是本相传为南宋人所写,书法劲正,前明名人珍藏,印记累累。每半叶八行,行十七字。注每行廿四字。宋讳“贞”、“敬”字皆阙笔。卷末有题识云:“弘治乙卯腊月,葑溪邢参观於皋桥唐伯虎家。”又有题云:“此本旧藏唐子畏家,後以赠钱君同爱,更无副本,惟赖此传诵耳。钱君幸珍藏之。丁巳冬徐祯卿识。”又有题云:“吴爟、钱澈、周芝补遗”。“长洲陆延芝、陆灼校订。”“崇祯丙子张丑敬观。”近为郡人黄复翁所得,潢治成册,有钱宫詹题跋云:“温公集注《太玄》六卷,见於《宋艺文志》,而世传本。至许崧老之《玄解》,则《宋志》无之,惟直斋所录,与此本正同。崧老本续温公而作,而卷第相承,盖用韩康伯注《易》之例。《太玄历》不著撰人。许氏云,出温公手录,则温公以前已有之。其以六十卦配节气,不及《坎》、《离》、《震》、《兑》者,京氏六日七分法,四正为方伯,不在直日之例也。此本字画古仆,又多避宋讳缺笔,相传为南宋人所钞。明中叶唐子畏及吾家孔周先後藏弆,一时名士多有题识。好事者夸为枕中之秘。去冬雲涛舍人始购得之,招余审定,叹其绝佳。越明春,借读毕,因题。时癸丑二月廿七日钱大昕。”又唐陶山观察题云:“右《太玄注》并《解》,宋钞,凡十册,因籍一大绅家得之,以触庙讳字特多,不进内府。考明时藏吾家六如家,余当弆之。然仕於州县,不解藏书,而荛圃主政,精考订,且曾见此书,时时念之,因举以相赠,亦以其旧藏吴中,今仍置之皋桥、吴趋间,抑亦吾家六如所心许也。买椟还珠,吾无悔焉。主政其善宝之。嘉庆六年九月既望陶山唐仲冕识。”(卷首尾有“吴氏家藏”、“吴宽原博”、“匏翁”、“徵仲”、“启南”、“石田”、“张丑之印”、“王腾程印”、“王元齐印”诸朱记。)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聖德紀略:1卷 盤亭小錄 春秋集解:十二卷,附提要 詩本義:15卷 娛景堂集:3卷 春秋左傳要義:三十一卷 劉义詩集:六卷 封丘縣志:9卷首1卷續志5卷 封長白山記:1卷 羣經冠服圖考:3卷 許文肅公外集:5卷,附錄1卷,卷首1卷 張義潮傳:1卷 述朱質疑:16卷 東湖叢記:6卷 息縣志 唐宋白孔六帖:100卷,目錄:2卷 資治通鑑地理今釋:16卷 離騷集傳:1卷 淮海新聲 造管之法:1卷 人境廬詩草:11卷,附勘誤表 船山遺書 止園叢書:第1集 揚芬集:10卷 續刻 1卷 河工討論會議事錄:不分卷 唐秦隱君詩集 錢塘遺事:1卷 傅山書畫選 太玄經:十卷 太平縣志:[康熙]:8卷 陸密菴全集:34卷 歷代名臣言行錄:24卷 儆季雜著五種:23卷 道園子 毛詩傳箋通釋:三十二卷(原缺卷一~三) 卍齋璅錄10卷 袁州府志:[同治]:10卷首 1卷 通志略:五十二卷 增訂集錄:12卷 求古精舍金石圖初集:4卷 新鎸曆法便覽象吉備要通書大全:29卷 浙西水利備攷:不分卷 儲才館章程:不分卷 敦艮齋遺書 歷代詩話 匋雅(原名古瓷彚考):2卷 重修政和經史證累備用本草:30卷 辛勤廬叢刻:第一輯 毅齋奏疏:1卷 翰林記:20卷 半洲詩集:7卷 書畫鑑影:24卷 八史經籍志:10種 資治通鑑後編校勘記:15卷 粵鹽成本冊:8卷 飛燕遺事:1卷 海寧縣志:[浙江]:12卷,卷首1卷 林和靖詩集:4卷,拾遺1卷,附酬唱題詠1卷,諸家詩話1卷 錦綉萬華穀續集:四十卷 初學記: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