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书名《資治通鑒》
书名 资治通鉴
作者司馬光
版本宋刊本
分类史部>編年類
下落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内容 此书原阙廿五卷又十九叶,钞补全。卷一至卷八,题“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其卷九以下,题衔较多,曰“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兼侍讲同提举万寿观公事兼判集贤院上护军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第四行,低三格题“某朝纪”,小字注曰“起某某、尽某某、凡几年”。用太岁名。第五行,低五格题“某王帝”。第六行,本文。目录系卷後,目後有“元丰七年十一月温公《进书表》,结衔与前题名异,曰”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壹仟户“。盖前所题者,英宗时结衔也。同修者,刘分攵、刘恕、范祖禹;检阅文字者,司马康;俱署衔。表後有《奖谕诏书》。又“元丰八年九月十七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重行校定”,“元祐元年十月四日奉圣旨下杭州镂板”。校对者为张耒、晁补之、宋匪躬、盛次仲;校定者为张舜民、孔武仲、黄庭坚、刘安世、司马康、范祖禹;主校者为吕大防、李清臣、吕公著,俱署衔,以左为上。又“绍兴二年七月初一日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馀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印造”。进入列主管本司文字兼造帐官及提举茶盐司边知白、常任佚、强公彻、石公宪、韩协、王然六人衔。校勘监视者,列嵊县进士娄谔、茹赞廷、唐奕、娄时升、娄时敏、石袤、茹幵、王悆、张纲等,兴国县主簿唐自馀、姚县进士叶汝士、杜邦彦、钱移哲、陆■〈宀居〉、顾大冶、吕克勤、张彦衡、朱国辅、杜绂、孙彬等,又:馀姚主簿王絪嵊、县尉薛镃、嵊县丞桂祐之、绍兴府学教授晏肃、馀姚县丞冯荣叔、晏敦临、知嵊县范仲将、知馀姚县徐端礼、镇东节度判官张九成诸人。此本似即绍兴时所刻,然书中“慎”、“敦”、“郭”字皆阙笔,疑出宁宗时修板印行也。每半叶十一行,行廿一字,板刻清朗,楮墨如新,允为宋刻致佳本。旧藏郡中汪氏。(卷中有“敬德堂图书印”、“桂堂王氏”、“季积图籍”、“赵子印氏”诸朱记。)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三農紀二十四卷 三農紀二十四卷 三農紀十卷 三農紀十卷 三農紀二十四卷 北洋農業全書二十六種 重訂增補陶朱公致富全書四卷 豐豫莊本書一卷潘豐豫莊課農區種法一卷便農藥方一卷 豐豫莊本書一卷潘豐豫莊課農區種法一卷便農藥方一卷 豐豫莊本書一卷潘豐豫莊課農區種法一卷便農藥方一卷 豳風廣義三卷 豳風廣義三卷 種樹書一卷 種樹書一卷 種樹書一卷 湖北農學十二種十九卷 補農書二卷 欽定授時通考七十八卷 欽定授時通攷七十八卷 欽定授時通攷七十八卷 欽定授時通攷七十八卷 欽定授時通考七十八卷 農桑衣食撮要二卷 農桑輯要七卷 農桑輯要七卷 農桑輯要七卷 農桑輯要七卷 農桑輯要七卷 農桑輯要七卷 農政全書六十卷 農政全書六十卷 農政全書六十卷 農林蠶說一卷附畜牧圃事居家食物常菜不分卷 農書二十二卷 農書二十二卷 農學纂要四卷 御製耕織圖詩四十六幅 御製耕織圖詩四十六幅 區種五種五卷附錄一卷 區種五種五卷附錄一卷 撫郡農產考略二卷 撫郡農產考略二卷 撫郡農產考略二卷 海虞農家占驗一卷 卜歲恒言一卷 相雨書一卷 蠶桑說一卷 蠶桑備要一卷 蠶桑備要四卷補編一卷圖說一卷 蠶桑實濟六卷 蠶桑實濟六卷 蠶桑實濟六卷 蠶桑萃編十五卷首一卷 蠶桑萃編十五卷首一卷 蠶桑輯要合編一卷 蠶桑輯要合編一卷 桑蠶摘錄一卷 桑蠶答問二卷續編一卷 蠶桑簡法二卷 蠶桑簡明輯說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