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韻指掌圖
书名《切韻指掌圖》
书名 切韵指掌图
作者司馬光
版本影钞元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内容 此本无刊刻年月,审其行款,当从元刊钞出。卷首有温公像,上有分书赞曰:“上无所传,下无所授;天资粹美,暗合道妙。”不知何人所作。《序》後载有《检例》,与宋本同,而又增多数条,即邵氏所斥为断非温公作者。吾邑张氏传刻《永乐大典》本,乃并题为明邵光祖撰,则由未见宋、元本也。宋本凡遇舌头、齿头之二、三等,舌上正齿之一、四等,唇轻半齿之一、二、四等,皆不作圈,此本亦然。而《大典》本悉作圈,是不知此数等非直无字,并无其声也。此本窜改既多,脱讹尤甚,然亦有可资补正宋本、《大典》本者,如一图“定”母平声一等,宋本、《大典》本皆作“淘”,考《广韵》豪韵不收“淘”,则此本作“陶”是也。二图“精”图去声一等,宋本、《大典》本皆作“粽”,考《广韵》“粽”为俗子,则此作“糉”是也。十四图“精”母入声一等,宋本、《大典》本皆作圈,此本作“■〈口杲〉”,“■〈口杲〉”盖“■〈口〈臼上米下〉〉”之讹,《广韵》铎韵,“■,祖郭切”,《五音集韵》同,《四声等子》、《切韵指南》“宕”摄合口呼,图内皆有之。又,“穿”、“状”、“审”三母去声二等,宋本、《大典》本皆作圈,此本“■〈耒畟〉”、“漴”、“淙”亦与《广韵》、《五音集韵》、《等子》、《指南》诸书合,其类此者,正不少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紹武爭立紀一卷 絮月詞一卷 帝王世記 山海經圖讚一卷 植杖閒談 [浙江麗水]梅田汝南郡周氏宗譜二卷 幻厂詩畧不分卷 兩浙庚辛紀畧一卷 習盦叢刊(濰縣文獻叢刊)七種 草字便覽摘要一卷 詞學全書 雨晹氣候親機一卷 幽怪錄 迂齋標註諸家文集五卷 西麓詩藳一卷 [康熙]鐵嶺縣志二卷 荔門詩錄九卷 地藏菩薩本愿經三卷 劉涓子鬼遺方(劉涓子遺方、鬼遺方)五卷 青岡縣志不分卷 光緒十七年辛卯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簪花軒詩鈔一卷 重修保定志二十五卷 中候考河命 青瑣藎言二卷 許元博詩一卷 顧氏文房小説 脈望館藏書目不分卷 異林一卷 聲畫集八卷 潘子真詩話 大乘方廣曼殊室利菩薩華嚴本敎贊閻曼德迦忿怒真言大威德儀軌品一卷 李仲達被逮紀畧一卷 素書一卷 癸辛雜識一卷外集一卷新集一卷後集一卷 釋名四卷 瀛洲咫聞一卷 枕戈雜言一卷 留春山房集古詩抄初集二卷二集三卷三集三卷四集二卷附一卷 [上海寶山]金氏家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留都見聞錄二卷南都應試記一卷 趙寳峯先生文集二卷 高陽縣志六卷 鍾台先生文集十二卷 無懷小集(葛無懷小集)一卷 掃葉詩存二卷 黃葉山房詩稿一卷附天覺詞鈔一卷 姓氏辯誤十卷 軍政條例類考六卷 論語拾遺一卷 白雪樓詩集十二卷 孔堂私學二卷 東廓鄒先生遺稿十三卷 柯齋詩餘一卷 長沙縣學宮志八卷首一卷 守經堂詩集一卷 元宮詞一卷 增删算法統宗十一卷末一卷 禽經一卷 歸安縣志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