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窗稿·
书名《夢窗稿·》
书名 梦窗稿·
作者吳文英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詞曲類>詞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吳文英撰。文英字君特,夢窗其自號也。慶元人。所著詞有甲、乙、丙、丁四稿。毛晉初得其丙、丁二稿,刻於宋詞第五集中。復摭其絕筆一篇,佚詞九篇,附於卷末。續乃得甲、乙二稿,刻之第六集中。晉原跋可考。此本即晉所刻,而四稿合為一集,則又后人所移并也。所錄《絕筆鶯啼序》一首,殘闕過半,而乃有全文在乙稿補遺之中。《絳都春》一首,亦先載乙稿之中,今卷末仍未削去。是亦刊非一時,失於檢校之故矣。其分為四集之由,不甚可解。晉跋稱文英謝世之后,同游集其丙、丁兩年稿釐為二卷。案文英卒於淳祐十一年辛亥,不應獨丙、丁二年有詞。且丙稿有乙巳所作《永遇樂》,甲辰所作《滿江紅》,而《丙午歲旦》一首,乃介於其中。丁稿有癸卯所作《思佳客》,壬寅所作《六丑》,甲辰所作《鳳棲梧》,而丙午所作《西江月》亦在卷內。則丙、丁二稿不應分屬丙、丁二年。且甲稿有癸卯作,乙稿有端平丙申作,淳祐辛亥作,亦絕不以編年為序。疑其初不自收拾。后裒輯舊作,得一卷即為一集,以十干為之標目,原未嘗排比先后耳。文英及與姜夔、辛棄疾游,倡和具載集中,而又有壽賈似道諸作。殆亦晚節頹唐,如朱希真、陸游之比。其詞則卓然南宋一大宗。沈泰嘉《樂府指迷》稱其深得清真之妙,但用事下語太晦處,人不易知。張炎《樂府指迷》亦稱其如七寶樓臺,炫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所短所長,評品皆為平允。蓋其天分不及周邦彥,而研煉之功則過之。詞家之有文英,亦如詩家之有李商隱也。其稿屢經傳寫,多有訛脫。如朱存理《鐵網珊瑚》載文英手書《江南春》詞,題下注張筠莊杜衡山莊,而刻本佚上三字,是其明證。他如《夜飛鵲》后闋“輕冰潤”。句,“輕”字上當脫一字。解“語花門橫皺碧”一首,后闋“冷云荒翠”句,“翠”字與全首之韻不葉。《塞翁吟別》一首,后闋“吳女暈濃”句,“女”字據譜當作平聲。《高山流水》后闋,“唾碧窗噴花茸”句,音律不葉,文義亦不可解。《惜紅衣》一闋,仿白石調而作,后闋“當時醉近繡箔夜吟”句,止八字。考姜夔原詞作“維舟試望故國渺天北”句,實九字。不惟少一字,且脫一韻。《齊天樂》尾句“畫旗塞鼓”據譜尚脫一字。《垂絲釣》前闋“波光掩映,燭花黯淡”二句。“掩”字不應葉,又不宜作四字句。“繞佛閣蒨霞艷錦”一首,前闋“東風搖飏花絮下”闕三字。然“花絮”二字乃句尾押韻,以前詞“怕教徹膽寒光見懷抱”句推之,則闕字當在“花絮”二字之上。毛本校刊皆未及是正。至乙亥之《丑奴兒慢》,丙稿又易其名曰《愁春未醒》。則因潘元質此詞以“愁春未醒”作起句,故后人又有此名。據以追改舊題,尤乖舛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王少司馬奏疏二卷 片玉詞二卷補遺一卷 傷寒兼證析義一卷 臺灣番社考一卷 西巡回鑾始末記六卷 揮麈錄 [浙江遂昌]奕山朱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 純正蒙求三卷 繪事雜錄不分卷 觀石錄一卷 〔順治〕陳留縣志十二卷 鑒公精舍納涼圖題詠一卷 欽定重訂契丹國志二十八卷首一卷 盧溪先生文集五十卷脱稿一卷 袁督師計斬毛文龍始末一卷 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一卷 濟荒粥賑章程一卷 琅琊漫鈔一卷 孟東野集二卷 黃庭遁甲緣身經一卷 [康熙]平順縣志十卷 玉堂芽四卷 [民國]臨河縣志三卷 說易一卷 四書古語録證一卷 樂圃餘稿二卷 禮經校釋二十二卷 竹汀先生日記抄一卷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寶祐]僊谿志四卷 鹽鐵論十二卷 史忠正公集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禮記集說三十卷 師齋雜鈔不分卷 觀世音菩薩大悲陀羅尼經咒一卷 栩栩日記二卷 旴江先生全集三十七卷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會試闈墨不分卷 名公筆記一卷 曲江縣志十六卷 三餘集□□卷 [弘治]吳江縣志二十二卷 寓山志不分卷 龍眠風雅六十四卷 王辰玉尺牘一卷 高僧詩選前集一卷後集三卷續集一卷 鏡山庵集二十五卷 六藝論一卷 丹霞游草一卷 孝經今文音義一卷 [光緒]鎮海縣志四十卷 益世良歌一卷 伊洛淵源續錄二十卷 光緒二年丙子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薛昭傳 仍貽堂全集十八卷首一卷 存悔集一卷 [浙江仙居]黃梁陳氏宗譜三十二卷 古文孝經述義一卷 後甲集(躍雷館日記)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