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浦詞
书名《東浦詞》
书名 东浦词
作者韓玉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詞曲類>詞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韓玉撰。案是時有二韓玉。劉祁《歸潛志》曰:“韓府判玉,字溫甫,燕人。少讀書,尚氣節。擢第入翰林,為應奉文字。后為鳳翔府判官。大安中,陜西帥府檄授都統。或誣以有異志,收鞫死獄中。”《金史》、《大金國志》并同。此一韓玉也,其人終於金。葉紹翁《四朝聞見錄》曰:“司馬文季使北不屈,生子名通國,蓋本蘇武之意。通國有大志,嘗結北方之豪韓玉舉事,未得要領。紹興初,玉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計議軍事。其兄璘在北,亦與通國善。癸未九月,以扇寄玉詩。都督張魏公見詩,甲申春,遺信往大梁,諷璘、通國等。至亳州,為邏者所獲,通國、璘等三百馀口同日遇害”。此又一韓玉也,其人由金而入宋。考集中有張魏公生旦、上辛幼安,生日自廣中出過廬陵贈歌姬段云卿《水調歌頭》三首,廣東與康伯可《感皇恩》一首,則是集為歸宋后所編。故陳振孫《書錄解題》有《東浦詞》一卷著於錄也。毛晉刻其詞入宋六十家詞,又詆其雖與康與之、辛棄疾唱和,相去不止苧蘿、無鹽。今觀其詞,雖慶賀諸篇不免俗濫,晉所摘“且坐令中”二句亦體近北曲,誠非佳制。然宋人詞內此類至多,何獨刻責於玉。且集中如《感皇恩》、《減字木蘭花》、《賀新郎》諸作,未嘗不凄清宛轉,何獨擯置不道,而獨糾其“冤家何處”二語。蓋明人一代之積習,無不重南而輕北,內宋而外金。晉直以畛域之見,曲相排詆,非真出於公論也。又鄙薄既深,校讎彌略。如《水調歌頭》第二首前闋“容飾尚中州”句,“飾”字訛為“飭”字。《曲江秋》前闋“凄涼飏舟”句本無遺脫,乃於“飏”字下加一方空。后闋“蕭然傷”句“傷”字下當脫一字,乃反不以方空記之。《一翦梅》前闋“只怨閑縱繡鞍塵”句,“怨”字據譜不宜仄。《上西平調》即“金人捧露盤”,前闋“暗惜雙雪”句,“惜”字據譜亦不宜仄。后闋“不知早”句,“早”字下據譜尚脫一字。《賀新郎》第三首后闋“冷”字韻復,當屬訛字。《一翦梅》一名《行香子》,乃誤作《竹香子》。不知《竹香子》別有一調,與此迥異。上辛幼安《水調歌頭》誤脫一“頭”字,遂不與《水調歌頭》并載,而別立一《水調歌》之名。排比參錯,備極訛舛。晉刻宋詞,獨此集稱托友人校讎,殆亦自知其疏漏歟?至《賀新郎·詠水仙》以“玉曲”與“注女”并葉,《卜算子》以“夜謝”與“食月”互葉,則由玉參用土音,如林外以“掃”葉“鎖”,黃庭堅之以“笛”葉“竹”。非校讎之過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鄭齋芻論:1卷 歷代帝王世系紀元考:1卷 類篇:45卷 尚書補疏:二卷 明季南略:十八卷 竹書紀年統箋:12卷,附雜述,1卷 阮烈士遺稿 拜梅山房幾上書 燕子春秋:1卷 太平天國叢書:第一集 玉堂嘉話:8卷 登燕子磯記:1卷 月令廣義:24卷,卷首1卷,附錄1卷 庾子山集:十六卷 鞭歌妓 顧與治詩集: 8卷 洪北江全集:23種 223卷 畫林新詠:3卷,補遺1卷,閨閣補遺1卷,親畫補遺1卷 玉堂校傳如崗陳先生二經精解全編:九卷 三國志:65卷 咫進齋叢書 黃石齋先生集:16卷 皇明百家文範:8卷 補恨樓詞:2卷 香天談藪:一卷 海錄:1卷 離騷草木疏補:4卷 毛詩補正:二十五卷 燕饗行禮圖 春秋左氏傳賈服註輯述:20卷 絕妙好詞箋:7卷,詞選2卷 懷安縣志:24卷 南薰殿圖像考:2卷 水南翰記:1卷 蘇長公合作:8卷,補2卷 堂匪總錄:12卷,廣西道里表1卷 絳縣志:[光緒]:21卷 江南鐵涙圖新編:殘 新鋟評林旁訓薛湯二先生家藏酉陽摉古人物奇編:十八卷 報謁例言 元二大家集:2種 春畬草堂詩鈔:2卷 增訂金壺字考:19卷 庚子西狩叢譚:5卷 貴州通志:[康熙]:37卷 元遺山先生集:40卷,附錄1卷,補載1卷,遺山先生新樂府4卷,續夷堅志4卷 臨漢隱居詩話:1卷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中文書目 補學軒文集外編:4卷 木皮散人鼓詞 長安獲古編:3卷 慎齋集:4卷 石門洪覺範天府禁臠:2卷 濂洛關閩書:十五卷 貫虱心傳:一卷 湖南常德府城街市略圖 絕妙好詞箋:七卷,續鈔二卷 摹廬詩鈔:1卷 直隸通州志:[乾隆]:22卷 直隸清理財政局説明書:7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