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浦詞
书名《東浦詞》
书名 东浦词
作者韓玉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詞曲類>詞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韓玉撰。案是時有二韓玉。劉祁《歸潛志》曰:“韓府判玉,字溫甫,燕人。少讀書,尚氣節。擢第入翰林,為應奉文字。后為鳳翔府判官。大安中,陜西帥府檄授都統。或誣以有異志,收鞫死獄中。”《金史》、《大金國志》并同。此一韓玉也,其人終於金。葉紹翁《四朝聞見錄》曰:“司馬文季使北不屈,生子名通國,蓋本蘇武之意。通國有大志,嘗結北方之豪韓玉舉事,未得要領。紹興初,玉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計議軍事。其兄璘在北,亦與通國善。癸未九月,以扇寄玉詩。都督張魏公見詩,甲申春,遺信往大梁,諷璘、通國等。至亳州,為邏者所獲,通國、璘等三百馀口同日遇害”。此又一韓玉也,其人由金而入宋。考集中有張魏公生旦、上辛幼安,生日自廣中出過廬陵贈歌姬段云卿《水調歌頭》三首,廣東與康伯可《感皇恩》一首,則是集為歸宋后所編。故陳振孫《書錄解題》有《東浦詞》一卷著於錄也。毛晉刻其詞入宋六十家詞,又詆其雖與康與之、辛棄疾唱和,相去不止苧蘿、無鹽。今觀其詞,雖慶賀諸篇不免俗濫,晉所摘“且坐令中”二句亦體近北曲,誠非佳制。然宋人詞內此類至多,何獨刻責於玉。且集中如《感皇恩》、《減字木蘭花》、《賀新郎》諸作,未嘗不凄清宛轉,何獨擯置不道,而獨糾其“冤家何處”二語。蓋明人一代之積習,無不重南而輕北,內宋而外金。晉直以畛域之見,曲相排詆,非真出於公論也。又鄙薄既深,校讎彌略。如《水調歌頭》第二首前闋“容飾尚中州”句,“飾”字訛為“飭”字。《曲江秋》前闋“凄涼飏舟”句本無遺脫,乃於“飏”字下加一方空。后闋“蕭然傷”句“傷”字下當脫一字,乃反不以方空記之。《一翦梅》前闋“只怨閑縱繡鞍塵”句,“怨”字據譜不宜仄。《上西平調》即“金人捧露盤”,前闋“暗惜雙雪”句,“惜”字據譜亦不宜仄。后闋“不知早”句,“早”字下據譜尚脫一字。《賀新郎》第三首后闋“冷”字韻復,當屬訛字。《一翦梅》一名《行香子》,乃誤作《竹香子》。不知《竹香子》別有一調,與此迥異。上辛幼安《水調歌頭》誤脫一“頭”字,遂不與《水調歌頭》并載,而別立一《水調歌》之名。排比參錯,備極訛舛。晉刻宋詞,獨此集稱托友人校讎,殆亦自知其疏漏歟?至《賀新郎·詠水仙》以“玉曲”與“注女”并葉,《卜算子》以“夜謝”與“食月”互葉,則由玉參用土音,如林外以“掃”葉“鎖”,黃庭堅之以“笛”葉“竹”。非校讎之過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高季迪先生大全集十八卷 高季迪先生大全集十八卷 貝清江先生詩集十卷文集三十卷 方正學文粹六卷 方正學先生文集七卷 遜志齋全集二十四卷年譜一卷附錄一卷拾補一卷外紀一卷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 白沙子全集六卷首一卷附錄一卷 六如居士全集七卷補遺一卷外集六卷制義一卷畫譜三卷 六如居士全集七卷 甫田集三十卷 王文成公集要七卷 王文成公全集十六卷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王陽明全集三十八卷 陽明先生詩賦一卷 空同詩選一卷 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目錄二卷 空同詩集三十四卷 李空同詩集三十二卷 渼陂集十六卷續集三卷碧山樂府四卷碧山詩餘一卷南曲次韻一卷杜子美沽酒遊春記一卷中山狼院本一卷 康對山先生集四十五卷 康對山先生文集十卷附錄一卷 康對山先生文集十卷附錄一卷 凌溪先生文集十八卷 涇野先生文集二十卷 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八卷續八卷 涇野先生別集十三卷 苑洛集二十二卷 苑洛集二十二卷 苑洛集二十二卷 韓五泉詩四卷屈安人遺詩一卷 何大復先生集選二十八卷 何大復先生詩集十二卷 何大復先生集三十八卷附錄一卷 太史升菴全集八十一卷目錄二卷年譜一卷 升菴詩話十二卷補遺二卷 升菴外集一百卷 太史升菴遺集二十六卷 太史升菴遺集二十六卷 楊忠介公集十三卷首一卷附錄五卷末一卷 楊忠介公集十三卷附錄六卷 忠介公集十三卷首一卷附錄五卷末一卷 五嶽山人集三十八卷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別集十卷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別集十卷補編一卷 唐荊川文集十二卷補遺五卷外集三卷附錄一卷 遵巖先生文集四十二卷 楊忠愍公全集四卷 楊忠愍公集四卷 楊忠愍公集四卷 楊忠愍公全集四卷 楊椒山先生集四卷 楊椒山先生文集二卷 徐文長逸稿二十四卷 徐文長文集三十卷四聲猿一卷 徐文長文集二十九卷四聲猿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