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詞
书名《六一詞》
书名 六一词
作者歐陽脩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詞曲類>詞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歐陽修撰。修有《詩本義》,已著錄。其詞陳振孫《書錄解題》作一卷。此為毛晉所刻,亦止一卷,而於總目中注原本三卷。蓋廬陵舊刻,兼載樂語,分為三卷。晉刪去樂語,仍并為一卷也。曾慥《樂府雅詞序》有云:“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艷曲,謬為公詞。”蔡絳《西清詩話》云:“歐陽修之淺近者,謂是劉煇偽作。”《名臣錄》亦云:“修知貢舉,為下第舉子劉煇等所忌,以《醉蓬萊》、《望江南》誣之。”則修詞中已雜他人之作。又元豐中崔公度《跋馮延巳陽春錄》,謂“其間有誤入六一詞者”,則修詞又或竄入他集。蓋在宋時已無定本矣。晉此刻亦多所釐正,然諸選本中有梅堯臣《少年游》“闌干十二獨憑春”一首,吳曾《能改齋漫錄》獨引為修詞。且云不惟圣俞、君復二詞不及,雖求諸唐人溫李集中,殆難與之為一。則堯臣當別有詞,此詞斷當屬修。晉未收此詞,尚不能無所闕漏。又如《越溪春》結語“沈麝不燒金鴨,玲瓏月照梨花”,系六字二句。集內尚沿坊本誤“玲”為“冷”、“瓏”為“籠”,遂以七字為句。是校讎亦未盡無訛。然終較他刻為稍善,故今從其本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平津館叢書·物理論|平津館叢書·周古史|平津館叢書·建立伏博士始末 平津館叢書·華氏中藏經 平津館叢書·素女方|平津館叢書·千金寶要 平津館叢書·千金寶|平津館叢書·祕授清寧丸方 平津館叢書·寰宇訪碑錄 平津館叢書·寰宇訪碑錄 平津館叢書·寰宇訪碑錄 平津館叢書·寰宇訪碑錄 平津館叢書·寰宇訪碑錄 平津館叢書·寰宇訪碑錄 平津館叢書·說文解字 平津館叢書·說文解字 平津館叢書·說文解字 平津館叢書·說文解字 平津館叢書·渚宮舊事 平津館叢書·三輔黃圖 平津館叢書·孔子集語 平津館叢書·孔子集語 平津館叢書·孔子集語 平津館叢書·孔子集語 平津館叢書·尚書考異 (明)梅鷟撰 平津館叢書·尚書考異 (明)梅鷟撰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尚書考異 平津館叢書·古刻叢鈔 (元)陶宗儀撰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續古文苑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內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內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內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內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外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外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外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抱朴子外篇 (晉)葛洪撰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尚書今古文注疏 平津館叢書·芳茂山人詩錄長離閣集 平津館叢書·芳茂山人詩錄長離閣集 平津館叢書·芳茂山人詩錄長離閣集 平津館叢書·芳茂山人詩錄長離閣集 劉武慎公遺書 劉武慎公遺書 劉武慎公遺書 劉武慎公遺書 劉武慎公遺書 劉武慎公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