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集·
书名《安陸集·》
书名 安陆集·
作者張先
版本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分类集部>詞曲類>詞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張先撰。案仁宗時有兩張先,皆字子野。其一博州人,樞密副使張遜之孫,天圣三年進士,官至知亳州,卒於寶元二年,歐陽修為作墓志者是也。其一烏程人,天圣八年進士,官至都官郎中,即作此集者是也。《道山清話》竟以博州張先為此張先,誤之甚矣。張鐸《湖州府志》稱:“先有《文集》一百卷,惟樂府行於世。”《宋史·藝文志》載:“先詩集二十卷。”陳振孫《十詠圖跋》稱“偶藏子野詩一帙,名《安陸集》。舊京本也。鄉守楊嗣翁見之,因取刻之郡齋”。云云。(案此跋載周密《齊東野語》。)則振孫時其集尚存。然振孫作《直齋書錄解題》,乃惟載張子野詞一卷,而無其詩集,殊不解其何故也。自明以來,并其詞集亦不傳,故毛晉刻六十家詞,獨不及先。此本乃近時安邑葛鳴陽所輯,凡詩八首,詞六十八首。其編次雖以詩列詞前,而為數無幾。今從其多者為主,錄之於詞曲類中。考《蘇軾集》有《題張子野詩集》后曰:“子野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馀技耳。《華州西溪詩》云:‘浮萍破處見山影,野艇歸時聞草聲。’(案《石林詩話》、《瀛奎律髓》,“草聲”并誤作“棹聲”,近時安邑葛氏刊本據《漁隱叢話》改正,今從之。)與余和詩云:‘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若此之類,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稱其歌詞。昔周昉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歟”云云。然軾所舉二聯,皆涉纖巧。自此二聯外,今所傳者惟《吳江》一首稍可觀。然“欲圖江色不上筆,靜覓鳥聲深在蘆”一聯,亦有纖巧之病。平心而論,要為詞勝於詩,當時以張三影得名,殆非無故。軾所題跋,當由好為高論,未可據為定評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中國藏書家攷略 章午峯先生年譜(章邦元):1卷 新解老 陳眉公批評琵琶記:2卷 神女傳:1卷 華陽國志:12卷 揮塵前錄:4卷,後錄11卷,三錄3卷,餘話2卷 太平御覽:1000卷 西湖消夏錄 聲譜:二卷,附聲説二卷 三墳:一卷 社會政策講義:本論10章,增補1章,工廠法草案決議案16章 欽定台規:42卷 春在堂尺牘:6卷 御製耕織圖詩:一卷 冶山居士傳 寒村白雲軒集:2卷 樵叟集:8卷,外集2卷 張海房先生依歸草:10卷 依歸草二刻 2卷 硯史:一卷 漢儒通義:7卷 素風居士集捃遺:2卷 影梅菴傳奇:2卷 繪圖兒女濃情傳:6卷 50回 文溪詞:一卷 説苑:二十卷 裴光祿遺集:8卷,首1卷,年譜4卷 心潛書屋詩存:1卷,附陳允頤蘭墅詩存二卷 中國古名家言七種 新安志:[淳熙]:10卷,附錄1卷 花部農譚:1卷 廬江錢氏年譜:6卷,續篇6卷 精本了凡四訓 九畹齋詩集 古今釋疑:18卷 山帶閣注楚:10卷 教女遺規摘抄:4卷 海岳題跋:1卷 高行鄉立第四校落成雜志:[不分卷] 讀史兵略:46卷 駢隸:1卷 聽潮音館詞集:3卷 南唐書:18卷,釋1卷 清風室叢書:20種 醫門法律:6卷 庶齋老學叢談:3卷 晉人麈:1卷 直隸定州續志:[咸豐]:4卷 書業成重訂古文釋義新編:8卷 杜工部詩醇:6卷 風俗通義:10卷 中國政衡:不分卷 毛詩辨韻:5卷 畫鑑 江蘇沿海圖說:附海島表 隨園詩話:16卷,補遺10卷 全相平話五種 王學質疑:5卷,附錄1卷 五木經 愚鼓詞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