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馮評點才調集
书名《二馮評點才調集》
书名 二冯评点才调集
作者
版本内府藏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馮舒、馮班所評點,其猶子武合刊之。班有《鈍吟雜錄》,已著錄。此書去取大旨,具見武所作凡例中。凡所持論,具有淵源,非明代公安、竟陵諸家所可比擬。故趙執信祖述其說。然韋縠之選是集,其途頗寬,原不專主晚唐。故上至李白、王維,以至元、白長慶之體,無不具錄。二馮乃以國初風氣矯太倉、歷城之習,競尚宋詩,遂借以排斥江西,尊崇昆體。黃、陳、溫、李,龂龂為門戶之爭。不知學江西者其弊易流於粗獷,學昆體者其弊亦易流於纖秾。除一弊而生一弊,楚固失之,齊亦未為得也。王士禎謂趙執信崇信是書,鑄金呼佛,殊不可解。杭世駿《榕城詩話》亦曰:“戚進士弢言,德清人,每為二馮左袒。予跋其《才調集》點本后曰:‘固哉馮叟之言詩也,承轉開合,提唱不已,乃村夫子長技。緣情綺靡,寧或在斯,古人容有。細心通才必不當為此迂論,右西昆而黜西江。夫西昆盛於晚唐,(案晚唐無西昆之名,此語失考。)西江盛於南宋,今將禁晉、宋之不為齊、梁,禁齊、梁之不為開元、大歷,此必不得之數。風會流轉,人聲因之。合三千年之人為一朝之詩,有是理乎?’二馮可謂能持詩之正,未可謂遂盡其變也”云云。其論頗當。惟謂承轉開合乃村夫子長技,則又主持太過。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巧在規矩之外,而亦不能出乎規矩之中。”故詩必從承轉開合入,而后不為泛駕之馬。久而神明變化,無復承轉開合之跡,而承轉開合自行乎其間。譬如毛嬙、西子,明眸纖步,百態橫生,要其四體五官之位置,不能與人有異也。豈有眉生目下、足著臂旁者哉?王士禎《蠡勺亭觀海詩》曰:“春浪護魚龍,驚濤與漢通。石華秋散雪,海扇夜乘風。”。竟不知士禎斯游為在春、在秋、在書、在夜,豈非但標神韻,不講承轉開合之故哉!世駿斯言,徒欲張新城之門戶,而不知又流於一偏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道光]廈門志十六卷 [道光]廈門志十六卷 [同治]寧化縣誌七卷 [乾隆]仙遊縣誌五十三卷首一卷 [光緒]續修浦城縣誌四十二卷首一卷 [雍正]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 [光緒]江西通志一百八十卷首五卷 [同治]萍鄉縣誌十卷首一卷 [同治]上饒縣誌二十六卷首一卷 [同治]饒州府志三十二卷首一卷 [嘉慶]東鄉縣誌三十三卷增一卷 [乾隆]歴城縣誌五十卷首一卷 [道光]章邱縣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同治]即墨縣誌十二卷首一卷 [道光]重修平度州志二十七卷 [光緒]續修滕縣誌十四卷首一卷 [乾隆]濰縣誌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順治]臨邑縣誌十六卷 [乾隆]萊州府志十六卷首一卷 [光緒]掖縣全志四種十八卷 [同治]黃縣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道光]濟寧直隸州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乾隆]曲阜縣誌一百卷 [光緒]東平州志二十七卷首編四卷圖一卷 [光緒]陵縣誌二十二卷首一卷 [嘉慶]長山縣誌十六卷首一卷 [康熙]孟津縣誌四卷 [嘉慶]安陽縣誌二十八卷首一卷 [順治]淇縣誌十卷 [同治]滑縣誌十二卷 [道光]舞陽縣誌十二卷 [乾隆]信陽州志十二卷首一卷 [光緒]重修靈寶縣誌八卷 [光緒]孟縣誌二十二卷 [光緒]荊州府志八十卷首一卷 [光緒]孝感縣誌二十四卷續補一卷 [同治]宜都縣誌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乾隆]湖南通志一百七十四卷首一卷 [嘉慶]長沙縣誌二十八卷 [光緒]善化縣誌三十四卷首一卷 [同治]瀏陽縣誌二十四卷 [光緒]湘潭縣誌十二卷 [同治]湘鄉縣誌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同治]衡陽縣誌十二卷 [同治]廣東通志三百三十四卷首一卷 廣東輿地略六卷 廣東圖二十三卷 [光緒]廣州府志一百六十三卷 [同治]番禺縣誌五十四卷首一卷 [光緒]廣西通志輯要十七卷首一卷廣西昭忠錄八卷 [嘉慶]四川通志二百四十卷首二十二卷 [嘉慶]成都縣誌六卷首一卷 [同治]重修成都縣誌十六卷首一卷 [嘉慶]金堂縣誌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光緒]雙流縣誌四卷首一卷 [光緒]武陽志餘十二卷首一卷團練紀實二卷 [嘉慶]華陽縣誌四十四卷 [光緒]灌縣鄉土志二卷 [光緒]新繁縣鄉土志十卷 [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四十六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