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選唐宋文醇
书名《御選唐宋文醇》
书名 御选唐宋文醇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
版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乾隆三年御定。明茅坤嘗取韓、柳、歐、蘇、曾、王之文,以編唐宋八家文鈔,國朝儲欣增李翱、孫樵為十家。皇上以欣所去取,尚未盡協,所評論亦或未允。乃指授儒臣,定為此集。其文有經圣祖仁皇帝御評者,以黃色恭書篇首。皇上御評則朱書篇后。至前人評跋有所發明,及姓名事跡有資考證者,亦各以紫色綠色分系於末。考唐之文體,變於韓愈,而柳宗元以下和之。宋之文體,變於歐陽修,而蘇洵以下和之。愈與崔立之書,深病場屋之作。修知貢舉,亦黜劉幾等,以挽回風氣。則八家之所論著,其不為程試計可知也。茅坤所錄,大抵以八比法說之。儲欣雖以便於舉業譏坤,而核其所論,亦相去不能分寸。夫能為八比者,其源必出於古文,自明以來,歷歷可數。坤與欣即古文以講八比,未始非探本之論。然論八比而沿溯古文,為八比之正脈。論古文而專為八比設,則非古文之正脈。此如場屋策論以能根柢經史者為上,操文柄者亦必以能根柢經史與否定其甲乙。至講經評史,而專備策論之用,則其經不足為經學,其史不足為史學。茅坤、儲欣之評八家,適類於是。得我皇上表章古學,示所折衷,乙覽之馀,親為甄擇,其上者足以明理載道,經世致用;其次者亦有關法戒,不為空言。其上者矩矱六籍,其次者波瀾意度,亦出入於周秦、兩漢諸家。至於品題考辨,疏通證明,無不抉摘精微,研窮窔奧。蓋唐宋之文以十家標其宗,十家之文經睿裁而括其要矣。茅坤等管蠡之見,烏足仰測圣人之權衡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官子譜一卷 陳修園醫書二十一種 尺木堂綱鑑易知錄九十二卷明鑑易知錄十五卷 江左三大家詩鈔九卷 大華嚴經畧策一卷答順宗心要法門一卷三聖圓融觀門一卷 平津館叢書十集三十八種 禮記十卷 新繪今古奇觀圖詠六卷 點石齋畫報不分卷 [光緒丙子科]浙江鄉試硃卷一卷 詩歸五十一卷(古詩歸十五卷唐詩歸三十六卷) 東西學書錄二卷附錄一卷 天演論二卷 鹽鐵論十二卷 湖北武學三十卷 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集十卷 瀛環志略十卷 脈經十卷 去思合編一卷續編一卷 如酉所刻諸名家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六卷 西湖志纂十五卷首一卷 梁書五十六卷附考證 鄭氏佚書二十二種附錄一種 六房須知册一卷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三十一卷附結一宦駢體文一卷 徑山藏 兩漢奇鈔十卷 詩集傳八卷附詩序辯說二卷 詩經不分卷 學古緒言二十五卷 今水經一卷 淵鑑類函四百五十卷目錄四卷 文章游戲初編八卷二編八卷三編八卷四編八卷 敬孚類藁十六卷 明史論畧六卷附易指事四卷 說文解字注十五卷附六書音韻表五卷汲古閣說文訂一卷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 毘尼日用切要一卷沙彌尼律儀要略一卷 增訂本草備要四卷附湯頭歌訣一卷經絡圖說一卷經絡歌訣一卷脈訣歌一卷 白山詞介五卷 詞林典故八卷 虞山曾氏歸耕課讀兩圖題跋一卷 北齊書五十卷 梅村詩話一卷 醫方集解二十一卷 邱海二公合集二種 袁文箋正十六卷補注一卷 安徽輿圖表說十卷 莫氏家集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目錄三卷 曹安殺子王爺圖一折 偶齋詩草內集八卷內次集四卷外集四卷外次集十卷 劉隨州詩集五卷 [乾隆]咸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四書題鏡味根合編三十九卷 禹貢錐指二十卷略例一卷圖一卷 琴學入門二卷 [光緒]章邱縣鄉土志二卷 三世醫騐五卷附陸氏自製各方一卷 太函集一百二十卷目錄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