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宮詞
书名《二家宮詞》
书名 二家宫词
作者毛晉
版本浙江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毛晉編。凡宋徽宗皇帝三百首,寧宗楊皇后五十首。徽宗卷末有帝姬長公主《跋》,稱自建中靖國二年至宣和六年,緝熙殿所收藏御制宮詞,共三百首,命左昭儀孔禎同嬪御章安愷等收輯,類而成書云云。考蔡京改“公主”為“帝姬”。各有封號,此既云“帝姬”又云“長公主”非當時之制。又禎字為仁宗廟諱,當時改“文貞”為“文正”,改魏徵為魏證,嫌名猶避之甚嚴,豈有宮中昭儀,敢以此字為名者?此《跋》殆出於依托。楊后卷末有潛夫《跋》不著名氏,毛晉謂不知何許人。考劉克莊字潛夫,《跋》稱癸酉仲春,為度宗咸淳九年,時代亦合,或克莊所題耶?毛晉跋徽宗卷末,稱舊刻或二百八十首,或二百九十二首,或三百首,或三百首有奇,多混入鄙俚贗作,后從云間得一元本,止缺二首,則其書已屢經竄亂。即所謂云間元本,亦未必舊觀,又跋楊后卷末,稱今本止三十首,馀二十首從未之見,乃天啟丁卯得胡應麟家秘本所載,又稱《迎春燕子尾纖纖》一首、《落絮濛濛立夏天》一首、《紫禁仙輿詰旦來》一首,向刻唐人;《蘭徑香消玉輦蹤》一首、《缺月流光入綺疏》一首、《輦路青苔雨后深》一首,向刻元人。今姑仍原本云云。今考集中“阿姊攜儂近紫微,蕊宮承寵對芳菲,繡幃獨自裁新錦,怕看花開蝴蝶飛”一首,亦似楊妹子作,故有首句;《書史會要》稱楊妹子詩,語關情思,人或譏之,蓋即此類。不應出楊后之筆,蓋此三百五十首者,皆后人裒輯得之,真偽參半,不盡可憑。姑以流傳已久存之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讀易餘言五卷 龍岡山人詩抄十八卷 十二經絡奇經八脈 玉澗雜書 醫學實在易八卷 葦杭子詩一卷 [乾隆]寶坻縣志十八卷 平津館叢書甲至癸集 施愚山先生學餘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學餘堂文集、詩集) 東塾讀書記 蜀有聞八卷 四書題鏡不分卷 孟子注疏解經十四卷 孝子集解二卷 綱鑑正史約三十六卷 豫撫檔册不分卷 羅浮山記 〔順治〕新鄭縣志五卷 說叩一卷 舊約希奇諸事一卷 高峯大師語錄一卷 虞氏易消息圖說初稿一卷 章碣詩集一卷 簠齋藏鏡二卷 切韻指南一卷 餘冬詩話二卷 [江蘇江都]維揚江都曹氏重修族譜六卷 兩漢書疏十六卷 竇叔向詩一卷 嘉靖惟揚志三十八卷(存十八卷) 新鐫評注諸子寶藏□卷 萬行草不分卷 新鐫諸子彙奇四卷 繪圖小小五義十回 具茨集補鈔一卷 慎餘堂文集四卷 章太炎遺文四卷 冊府元龜一千卷 〔崇禎〕靖江縣志十七卷 書傳纂注六卷綱領一卷首二卷 白圭榭古文遺稿一卷 春秋摘微一卷 二鄕亭詞一卷 小倆口爭燈一段 梵女首意經一卷 周禮六卷 法蘭西國志畧一卷 咸豐十一年辛酉科江南恩貢卷一卷 劉棗強詩集二集附錄一卷 海虞文苑二十四卷 畫筌 農歌集鈔一卷 西渚詩存二卷 無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書二卷 日本監獄實務 七略別錄一卷 續琉球國志略五卷首一卷 後邨居士集(後邨居士詩文集、後村集)五十卷 子詵駢體文鈔一卷 粤西金石畧目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