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
书名《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
书名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
作者張溥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張溥編。溥有《詩經注疏大全合纂》,已著錄。自馮惟訥輯《詩紀》,而漢、魏、六朝之詩匯於一編;自梅鼎祚輯《文紀》,而漢、魏、六朝之文,匯於一編;自張燮輯七十二家集,而漢、魏六朝之遺集,匯於一編。溥以《張氏書》為根柢而取馮氏、梅氏書中其人著作稍多者,排比而附益之,以成是集。卷帙既繁,不免務得貪多,失於限斷,編錄亦往往無法,考證亦往往未明。有本系“經說”而入之集者,如董仲舒集錄《春秋陰陽》、劉向、劉歆集錄《洪范五行傳》之類是也。有本系“史類”而入之集者,如褚少孫集全錄《補史記》、荀悅集全錄《漢紀論》之類是也。有本系“子書”而入之集者,如諸葛亮集錄《心書》,蕭子云集錄《凈住子》是也。有牴牾顯然而不辨者,如張衡集錄《周天大象賦》,稱魏武黃星之類是也。有是非疑似而臆斷者,如《陳琳傳》中有袁紹使掌書記一語,遂以《三國志注》“紹冊烏桓單于文”錄之琳集是也。有偽妄無稽而濫收者,如東方朔集錄《真仙通鑒》所載《與友人書》及《十洲記序》之類是也。有移甲入乙而不覺者,如庾信集錄楊炯文二篇之類是也,有采摭未盡者,如束晳集所錄《餅賦》,寥寥數語,不知祝穆《事文類聚》所載尚多之類是也。有割裂失次者,如鍾會集《成侯命婦傳》,《三國志注》截載兩處,遂分其首尾名為一篇之類是也。有可以成集而遺之者,如枚乘《七發》、《忘憂館柳賦》、《諫吳王書》,及《玉臺新詠》所載古詩可成一卷;左思《三都賦》、《白鬢賦》、《髑髏賦》,及《文選》所載《詠史詩》,亦可成一卷;而擯落不載之類是也。然州分部居,以文隸人,以人隸代,使唐以前作者遺篇,一一略見其梗概,雖因人成事,要不可謂之無功也。明之末年,中原云擾,而江以南文社乃極盛。其最著者,艾南英倡“豫章社”,衍歸有光等之說而暢其流;陳子龍倡“幾社”,承王世貞等之說而滌其濫;溥與張采倡“復社”,聲氣蔓衍,幾遍天下。然不甚爭學派,亦不甚爭文柄,故著作皆不甚多。溥所撰述,惟刪定《名臣奏議》及此編為巨帙,《名臣奏議》,去取未能盡允;此編則元元本本,足資檢核。溥之遺書,固應以此為最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算學書目提要三卷附錄一卷 雜阿含經五十卷 徐詩二卷 勉行堂文集六卷詩集二十四卷 劉武慎公遺書二十四卷首一卷年譜三卷 雍正二年陝西甘肅兩河武舉鄉試錄一卷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 射山詩鈔 古文関鍵二卷 爾雅圖三卷 天真閣集七卷詩餘一卷 劉果敏公哀榮錄不分卷 内外蒙扎薩克汗王公扎薩克等銜名單 中西紀事二十四卷附錄一卷 管子榷二十四卷 金陵雜詠一卷 [宣統]新修固原直隸州志十一卷附一卷 百美新詠一卷百美集詠一卷百美圖傳一卷 清綺軒詞選十三卷 詩經古譜二卷 南史八十卷 善卷堂四六六卷 隨息居飲食譜 平定朔漠方略四十卷 拜石山房詞鈔四卷 左文襄公全集十三種首一卷 大明一統志九十卷 張文襄公榮哀錄十卷 日本新史攬要七卷 通商各關華洋貿易總册(光緒十六年至二十一年、二十四年) 芥子園書畫不分卷 關中金石記八卷 新刊憲臺考正少微通鑑全編二十卷外紀二卷總論一卷 欽定理藩院則例六十四卷 花甲閒談三十二圖十六卷 二十四史九通政典類要合編三百二十卷 [道光]鶴峯州志十四卷首一卷 呂新吾先生遺集九種二十一卷 六書分類十二卷序例一卷首一卷 養蒙鍼度刊誤二卷 教友避靜二卷 初唐四杰集三十七卷 蜚雲閣淩氏叢書六種 陶淵明集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詩集二十六卷集外詩一卷文一卷軼事一卷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八十卷目錄二卷附錄一卷年譜一卷 群經音辨七卷 粵雅堂叢書初編六十三種二編六十七種 四絃秋(青衫淚)四摺 西遊詩續稿二卷 渠陽讀書雜抄五卷 溫國文正公文集八十卷 [康熙]莘縣志八卷 [康熙]聊城縣志四卷 有正味齋駢體文二十四卷 胡文忠公遺集十卷首一卷 地球韻言四卷 近人信劄 公是弟子記四卷 舟車所至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