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模範
书名《經義模範》
书名 经义模范
作者楊慎
版本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不著編輯者名氏。前有王廷表《序》,稱嘉靖丁未,訪楊升庵於滇,得《經義模范》一帙,乃同年朱良矩所刻云云。考廷表為正德甲戌進士。是科題名碑有朱良、朱敬、朱裳、朱節、朱昭、朱方六人,未詳孰是。以字義求之,殆朱方為近乎。方,浙江永康人,其仕履亦未詳,所錄凡宋張才叔、姚孝寧、吳師孟、張孝四人“經義”共十六篇。其弁首即才叔《自靖人自獻于先王》一篇,呂祖謙錄入《文鑒》者也。時文之變,千態萬狀,愈遠而愈失其宗,亦愈工而愈遠於道。今觀其初體,明白切實乃如此。考吳伯宗《榮進集》,亦載其洪武辛亥會試中式之文,是為明之首科,其所作亦與此不相遠,知立法之初,惟以明理為主,不以修詞相尚矣。康熙中,編修俞長城嘗輯北宋至國初“經義”為一百二十名家稿。然所錄如王安石、蘇轍諸人之作,皆不言出自何書,世或疑焉。此集雖篇帙寥寥,然猶可見“經義”之本始,錄而存之,亦足為黜浮式靡之助。惟《劉安節集》載有“經義”十七篇,亦北宋程試之作,此集未載,或偶未見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論語輯釋二十卷 新刻韓詩外傳存三卷 玉山名勝集二卷 游雞足山記一卷 [安徽桐城]璩氏族譜十五卷 三輔黃圖六卷 榕村制義初集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四集一卷 竹所吟藁一卷 吾學錄初編二十四卷 柳汁吟舲詩草十四卷 桐譜一卷 書瘾樓藏書目錄一卷 阿毘曇八犍度論三十卷 孝經一卷 采芝集二卷 投壺譜一卷 中星表一卷 欽定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卷 范石湖詩集二十卷 吏部銓選滿官品級考三卷 絕島漂流記 新刻袖中錦一卷 南藏 陶靖節集八卷 硯雨山房詩鈔不分卷 淇竹山房集十卷 劉猛詩一卷 日本國考畧一卷 補松廬雜鈔不分卷 濟陰綱目五卷 說文答問疏證六卷文選古字通疏證六卷 祕傳推拿妙訣補遺一卷 溉亭述古錄二卷 歷代道學統宗淵源問對十二卷 禪林重刻寶訓筆記三卷 宋人小集十六卷 南歸紀程不分卷(清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莊子南華真經五卷 豫章詩話六卷 古今治統二十卷 愚直存稿一卷 題奏全稿不分卷 古文未曾有集八卷 橫雲山人集二十七卷 同州一卷 時鳥集一卷 新書十卷 淸史列傳稿不分卷 左傳折諸二十八卷首二卷 孝經本義一卷 資治通鑑考異三十卷 缺齋遺稿三卷 韓偓詩補遺一卷香籨集一卷 擷蕓尺牘暨雜鈔不分卷 石倉文稿五卷又二卷夜光堂近稿一卷淼軒詩稿一卷聽泉閣近稿一卷 竹林寺胎前產后癥治一卷 元史講義一卷 [安徽歙縣]新安歙西巖鎮閔氏家譜不分卷 越縵堂遺稿二卷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