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府
书名《古樂府》
书名 古乐府
作者左克明
版本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左克明編。克明自稱豫章人,其始末未詳。《自序》題至正丙戌,則順帝時也。是書錄古樂府詞,分為八類。曰《古歌謠》、曰《鼓吹曲》、曰《橫吹曲》、曰《相和曲》、曰《清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雜曲》。《自序》謂:冠以“古歌謠詞”者,貴其發乎自然。終以“雜曲”者,著其漸流於新聲。又謂:風化日移,繁音日滋,懼乎此聲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陳、隋,截然獨以為宗,雖獲罪世之君子,無所逃焉云云。當元之季,楊維楨以工為樂府傾動一時,其體務造恢奇,無復舊格。克明此論,其為維楨而發乎?。考宋郭茂倩先有《樂府詩訂》,所錄止於唐末,極為賅備。克明此集,似乎床上之床。然考李孝光刻《樂府詩集序》,稱其書歲久將弗傳。至元六年,濟南彭叔儀始得本校刻,是郭書刊版之時,僅在克明成書前六年。其版又在濟南,距江西頗遠,則編此集時,當未必見郭書,非相蹈襲。且郭書務窮其流,故所收頗濫。如薛道衡《昔昔監》凡二十句,唐趙嘏每句賦詩一首,此殆如“春官”程試,摘句命題,本無關於樂府,乃列之薛詩之后,未免不倫。此集務溯其源,故所重在於古題古詞,而變體擬作,則去取頗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每類各有小序,核其詞氣,確為克明自作,其題下夾注,則多摭《樂府詩集》之文,《紫玉歌》條下,并明標《樂府詩集》字。今考其《臨高臺》條下,引劉履《風雅翼》之說,尚與克明相去不遠。至《紫騮馬》條下,引馮惟訥《詩紀》之說,則嘉靖中書,元人何自見之?其由明人重刻,臆為竄入明矣。又馮舒校《玉臺新詠》,於《焦仲卿妻詩》“守節情不移”句下,注曰:案:活本楊本,此句下有“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二句,檢郭、左二《樂府》并無之。今考此本,乃已有此二句,知正文亦為重刻所改,不止私增其解題矣。然元刻今未之見,無由互校刊除,姑仍明刻錄之,而附訂其謬如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增訂五經體註大全四十卷 虞東文告 國朝書人輯略十一卷首一卷 釋名疏證八卷補遺一卷 大明萬曆二十七年歲次己亥大統曆一卷 [嘉慶]續纂淮關統志十四卷 小學考五十卷 龔定盦先生集十五卷附佚文一卷 墨子閒詁十五卷目錄一卷附錄一卷後語二卷 結一廬朱氏賸餘叢書 歷代三傳名儒八卷名臣三十五卷循吏傳八卷名臣傳續編五卷 曾文正公書劄三十三卷 楚村文集六卷詩集六卷 公餘集一卷 倭文端公遺書十一卷首二卷 [康熙]保定縣志四卷首一卷 皇清奏議副本不分卷 楚辭辯證二卷 酬紅記 輯宋四書五經義式一卷 中俄交涉記三卷 碑傳集一百六十卷首二卷末二卷 玄秘塔碑 釋名疏證補八卷補附一卷續釋名一卷釋名補遺一卷 [光緒]新修菏澤縣志十八卷首一卷 五種遺規十七卷 正覺樓叢刻 [鄭子尹遺書]五種 華嶽志八卷 廣雅疏證拾遺二卷 蘇東坡詩集註三十二卷目錄一卷失編一卷 唐詩繹三十卷 飣餖吟十二卷 欽定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卷 製火藥法三卷 湯液本草三卷 上虞五鄉水利紀實一卷 復初齋詩集七十卷 [道光]太原縣志十八卷續二卷 老子道德經考異二卷 寄簃文存八卷二編二卷 絳雪園方典一卷 投壺考原一卷 大清重刻龍藏彙記一卷 古文苑二十一卷 元張文忠公告全書四卷 徐靈胎醫略六書六種 [光緒]廣德州志六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金陵省難紀略一卷 孟良搬兵八出廷讓起兵八出 洛陽伽藍記五卷目錄一卷 樊榭山房集外詞四卷集外曲二卷 魯齋遺書十四卷 十一經初學讀本 草亭先生文集二卷草亭先生詩集四卷草亭先生集補遺一卷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大學衍義輯要六卷 教經堂詩集十二卷 仝氏家藏幼科指南四卷 紀文達公遺集文十六卷詩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