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
书名《唐音》
书名 唐音
作者楊士弘
版本安徽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楊士宏編。士宏字伯謙,襄城人。是書成於至正四年,虞集為之《序》。凡《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遺響》七卷,而士宏《自記》稱十五卷,蓋《遺響》有一子卷也。其《始音》惟錄王、楊、盧、駱四家;《正音》則詩以體分,而以初唐、盛唐為一類,中唐為一類,晚唐為一類;《遺響》則諸家之作咸在,而附以僧詩、女子詩。李白、杜甫、韓愈三家,皆不入選。其凡例謂三家,世多有全集,故弗錄。其書積十年之力而成,去取頗為不茍。明蘇衡作《劉敬伯古詩選序》,頗以是書所分《始音》、《正音》、《遺響》為非。李東陽《懷麓堂詩話》則曰,選詩誠難,必識足以兼諸家者,乃能選諸家,識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選一代。一代不數人,一人不數篇,而欲以一人選之,不亦難乎?選唐詩者,惟楊士宏《唐音》為庶幾云云。其推之可謂至矣。高棅《唐詩品匯》即因其例而稍變之,馮舒兄弟評韋縠《才調集》,深斥棅杜撰排律之非,實則排律之名,亦因此書,非棅創始也。曹安《讕言長語》稱,舊有丹陽顏潤卿注,今未見其本,此本題張震輯注。震字文亮,新淦人。其仕履始末及朝代先后皆未詳,注極弇陋,明唐覲《延州筆記》嘗摘其注李商隱《咸陽詩》“自是當時天帝醉”一條,李頎《贈從弟詩》“第五之名齊驃騎”一條,盧照鄰《送趙司倉入蜀詩》“潘年三十外”一條。他如楊炯《劉生》一首,乃樂府古題,而震曰:劉生不知何許人。后篇亦有“劉生要皆從軍之士”也。又炯《夜送趙縱》一首,其詩作於初唐,而震曰:趙縱,郭子儀之婿也,仕至侍郎。如斯之類,不可毛舉,殆必明人也。以原本所有,且間有一二可采者,姑附存之,備一解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蘇詩摘律六卷 支離子詩一卷 山谷老人刀筆二十卷 黃太史精華錄八卷 後山居士詩集六卷逸詩五卷詩餘一卷 舒雙峰先生存稿六卷 宋李忠定公奏議選十五卷文集選二十九卷首四卷 林泉結契五卷 具茨晁先生詩集一卷 汪文定公集十三卷 李延平先生文集五卷 蘆川歸來集六卷 陳文正公文集十三卷 志道集一卷 啽囈集一卷 歐陽論範二卷 書林外集七卷 栖碧先生黃楊集三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肅雝集一卷 倪雲林先生詩集六卷附錄一卷 韓山人詩集九卷續集八卷 九靈山房遺稿詩四卷文一卷首一卷補編一卷 吳書山先生遺集二十卷末一卷 茶山老人遺集二卷附錄一卷 得月稿七卷 拱和詩集一卷 荻溪集二卷 大明宣宗皇帝御製集四十四卷存二十六卷 元宮詞一卷 朱楓林集十卷 槎翁文集十八卷 滄浪櫂歌一卷 危學士全集十四卷 元釋集一卷 愛禮先生集十卷 坦齋劉先生文集二卷 朱一齋先生文集前十卷後五卷廣游文集一卷 甘白先生張子宜詩集六卷補遺三卷文集六卷 重刻秫坡先生文集八卷首一卷 竹居集一卷 海叟集三卷 安分先生集十卷 三畏齋集二卷 白石山房逸稿五卷補遺一卷 靜菴張先生詩集一卷 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二卷外篇二卷 退菴鄧先生遺稿七卷 尹訥菴先生遺稿十卷 黃文簡公介菴集十一卷補遺一卷 翰林學士耐軒王先生天游雜稿十卷 黃忠宣公文集十三卷別集六卷 坦菴先生文集八卷附錄一卷 松月集一卷 天台林公輔先生文集不分卷 逃虛子詩集十一卷續集一卷逃虛類稿五卷逃虛子道餘錄一卷逃虛子集補遺一卷詩集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彭文思公文集六卷附錄一卷 禮庭吟三卷 石田先生詩鈔八卷文鈔一卷附事略一卷 桂坡集後集九卷 徐康懿公餘力稿十二卷存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