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賦辨體·
书名《古賦辨體·》
书名 古赋辨体·
作者祝堯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祝堯編。《江西通志》載:堯,上饒人,延祐五年進士,為江山尹,后遷無錫州同知。《廣信府志》載:堯字君澤,與此本所題同,惟云官萍鄉州同知,與《江西通志》異。其書自楚詞以下,凡兩漢、三國、六朝、唐、宋諸賦,每朝錄取數篇,以辨其體格,凡八卷。其外集二卷,則擬騷、琴操歌等篇,為賦家流別者也。采摭頗為賅備。其論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謂問答之體其源出自《卜居》、《漁父》,宋玉輩述之,至漢而盛。首尾是文,中間是賦,世傳既久,變而又變。其中間之賦,以鋪張為靡,而專於詞者則流為齊、梁、唐初之俳體。其首尾之文,以議論為便,而專於理者,則流為唐末及宋之文體。於正變源流,亦言之最確。何焯《義門讀書記》嘗譏其論潘岳《耤田賦》,分別賦頌之非,引馬融《廣成頌》為證,謂古人賦頌通為一名,然文體屢變,支派遂分,猶之姓出一源,而氏殊百族。既云辨體,勢不得合而一之。焯之所言,雖有典據,但追溯本始,知其同出異名可矣。必謂堯強主分別即為杜撰,是亦非通方之論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春秋傳三十卷 方圓冪積一卷 鄂省營制驛傳彙編四卷 邊奏存稿七卷 晉八王故事一卷 唐摭言十五卷 壬午功臣爵賞錄一卷壬午功賞别錄一卷 粵西詩載二十五卷粵西文載七十五卷粵西叢載三十卷 [河南商丘]柘城竇氏乘十卷 土牛經 古今青白眼三卷 春蕪記二卷 新鐫曾元贊書經發穎集注六卷 圭塘欸乃集一卷 禮記傳十六卷 中州集十卷、首一卷、樂府一卷 古今偽書考補證不分卷 瑞陽阿集十卷 慧香室集四卷 [安徽歙縣]富溪大本堂汪氏世系承流統譜不分卷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五卷 水東日記四十卷 悟真集二卷 蒙韃備錄一卷 獨斷一卷 萬國奇人傳一卷 三字訣 黃子久秋山無盡圖卷 大乘起信論纂註二卷 郭子一卷 算草叢存四卷 金匱原理論 五峯胡先生文集五卷 自考集七卷 北山文集三十卷末一卷 名論集覽六卷 明氏實錄一卷 續千文一卷 明史紀畧不分卷 周易玄義一卷 羅浮志略二卷 後漢書蒙拾二卷 志雅堂雜鈔二卷 新編張仲景註解發微論二卷 大悲心太陀羅尼懺法儀軌 杜秀才痛哭霸亭廟一卷 聞見錄五卷 禮記二卷 三禮圖一卷 通商志不分卷 盤洲文集八十一卷 醒風流奇傳二十回 唐顏魯公送劉太沖詩敍墨跡一卷 [浙江諸暨]暨陽瑤山沈氏宗譜□卷 [咸豐]海安考古錄四卷 輔成王周公撮政一卷 唾餘集不分卷 呂祖(洞賓)本傳一卷 孔叢子二卷 山帶閣註楚辭六卷首一卷餘論二卷說韻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