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掇英總集
书名《會稽掇英總集》
书名 会稽掇英总集
作者孔延之
版本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孔延之編。前自有《序》,首題其官為尚書司封郎中,知越州軍州事,浙東兵馬鈐轄;末署熙寧壬子五月一日,越州清思堂。案:施宿《嘉泰會稽志》,延之於熙寧四年,以度支郎官知越州,五年十一月召赴闕。壬子正當熙寧五年,其歲月與《會稽志》合。惟《志》稱延之為度支郎官,而此作司封郎中。集中有沈立等《和蓬萊閣詩》,亦作《孔司封集》為延之手訂,於官位不應有誤,知施宿所記為訛也。延之以會稽山水人物,著美前世,而紀錄賦詠,多所散佚,因博加搜采,旁及碑版石刻,自漢迄宋,凡得銘、志、歌、詩等八百五篇,輯為二十卷,各有類目。前十五卷為詩:首曰《州宅》,次《西園》,次《賀監》,次《山水》,分《蘭亭》等八子目;次《寺觀》,分《云門寺》等四子目,而以祠宇附之;次《送別》,次《寄贈》,次《感興》,次《唱和》。后五卷為文:首曰《史辭》,次《頌》,次《碑銘》,次《記》,次《序》,次《雜文》,書中於作者皆標姓名,而獨稱王安石為史館王相,蓋作此書時,王安石柄政之際,故有所避而不敢直書歟。所錄詩文,大都由搜巖剔藪而得之,故多出名人集本之外,為世所罕見。如大歷浙東唱和五十馀人,今錄唐詩者,或不能舉其姓氏,實賴此以獲傳。其於《唐、宋太守題名壁記》,皆全錄原文,以資考證,裨益良多,其蒐訪之勤,可謂有功於文獻矣。其書世鮮流傳,藏弆家多未著錄,此本乃明山陰祁氏“淡生堂”舊抄,在宋人總集之中最為珍笈,其精博在嚴陵諸集上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論語通釋一卷 [嘉靖]邵武府志十五卷 杏庭摘藳一卷郴江百詠一卷 敬修齋雜鈔不分卷 全校水經注四十卷補遺一卷附録二卷正誤一卷 蕪園圖一卷 墨莊漫錄十卷附侍兒小名錄拾遺一卷補一卷續補一卷 止泉外集五卷 毓慶宮藏三卷 豫章羅先生文集(豫章文集)十七卷附豫章羅先生年譜一卷 香乘 大淸道光十二年歲次壬辰時憲書一卷 瀛壖雜志六卷 吳江沈氏詩集錄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 上池涓滴 敬亭文稿八卷補遺一卷 唐賢三昧集三卷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一卷 氣學須知一卷 江遊草一卷 頌酒雜約一卷 中峯制義一卷 蜀緜州思賢堂九賢傳畧一卷 慎疾芻言一卷 公法會通十卷 俄羅斯輯一卷附俄羅斯佐領考一卷 似雨不露雨一枝 紅敎黃敎論一卷 丙辰劄記一卷 目治偶抄四卷 奇門便覽不分卷 裳、袁表、袁衮等記 慎子一卷 陸堂易學十卷首一卷 [湖南]蕭氏四修族譜不分卷 感應經 真草隸篆四體神童詩不分卷 辰谿縣一卷 大學衍義補摘要四卷 詩經論旨一卷 鬼塚志一卷 禮經會元 五代史記七十四卷 三影閣箏語三卷 花名寶卷 驚筵辨一卷 倪高士年譜一卷 内科摘要二卷 秦文歸十卷漢文歸二十卷晉文歸八卷南北朝文歸二卷 新鐫繆當時先生四書九鼎十三卷 陵川縣一卷 萬曆二年會試錄一卷 古文孝經孔氏傳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經一卷 蟋蟀軒草不分卷 北流縣一卷 羣經補義五卷 西村詩集二卷補遺一卷 公是集一卷 國策編年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