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華
书名《文苑英華》
书名 文苑英华
作者李昉
版本御史刘锡嘏家藏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太平興國七年,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奉敕編,續又命蘇易簡、王祐等參修。至雍熙四年書成,宋四大書之一也。梁昭明太子撰《文選》三十卷,迄於梁初。此書所錄,則起於梁末,蓋即以上續《文選》,其分類編輯,體例亦略相同,而門目更為煩碎,則后來文體日增,非舊目所能括也。周必大《平園集》有是書《跋》,稱《太平御覽》、《冊府元龜》,今閩、蜀已刊。惟《文苑英華》士大夫間絕無而僅有。蓋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間存一二,是時印本絕少,雖韓、柳、元、白之文,尚未甚傳。其他如陳子昂、張說、張九齡、李翱諸名士文籍,世尤罕見。故修書官於柳宗元、白居易、權德輿、李商隱、顧云、羅隱,或全卷收入,當真宗朝,姚鉉銓擇十一,號《唐文粹》,由簡故精,所以盛行。近歲唐文摹印漫多,不假英華而傳,其不行於世則宜,云云。蓋六朝及唐代文集,南宋初存者尚多,故必大之言如是,迄今四五百年,唐代詩集,已漸減於舊,文集則《宋志》所著錄者,殆十不存一,即如李商隱《樊南甲乙集》,久已散佚,今所存本,乃全自是書錄出。又如《張說集》,雖有傳本,而以此書所載互校,尚遺漏雜文六十一篇,則考唐文者,惟賴此書之存,實為著作之淵海,與南宋之初,其事迥異矣。書在當時,已多訛脫,故方崧卿作《韓集舉正》,朱子作《韓文考異》,均無一字之引證。彭叔夏嘗作《辨證》十卷,以糾其舛漏重復,然如劉孝威《紹古詞》,一收於二百三卷,一收於二百五卷,而字句大同小異者,叔夏尚未及盡究也。此本為明萬歷中所刊,校正頗詳,在活字版《太平御覽》之上,而卷帙浩繁,仍多疏漏,今參核諸書,各為厘正。其無別本可證者,則姑仍其舊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 史懷十七卷 唐史論斷三卷附錄一卷 禮經宮室答問二卷 授時厤故四卷 春秋地名考畧目一卷 佛說七知經一卷 經訓比義三卷 醫閭漫記 續興安府志八卷 大明會典二百二十八卷 [民國]保安縣鄉土志不分卷 周易恒解五卷首一卷 纂圖互註荀子二十卷 竹箭編二卷 紀元編三卷 教育行政詢問案及其答復一卷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三卷 明世學山五十種 一齋溫溪叢刻九種 睢寧縣一卷 林水錄一卷 天文大成全志輯要□卷 揚子江一卷 河池州一卷 雜著一卷 [民國]平樂縣志八卷 嬴奎律髓刊誤4九卷 顏氏學記十卷 顯揚聖敎論二十卷 渚山堂詞話三卷 鈍吟雜錄十卷 行餘軒吟草不分卷 雪林删餘一卷 句股述二卷開方發明一卷 堪輿論氣正訣二卷 祖氏家傳一卷 說文引經考四卷 禮含文嘉 諡法三卷 管子一卷 桂苑珠叢一卷 益都金石略二卷 講院銘言 琴學八則 涉聞梓舊 尚書表注二卷 莆陽知稼翁文集十一卷、詞一卷 諧聲譜五十卷附録二卷 重刻楊孟載眉菴集十二卷補遺一卷 八陣圖說二卷 [江西萬載]萬載平衛王氏支譜五卷首一卷 顯識論一卷 西湖百詠二卷 王龍谿先生全集二十卷 蔭園詩鈔十四卷 雪溪漁唱集鈔三卷 附釋音一卷 詩文續稿十卷 孫子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