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谿全集
书名《龍谿全集》
书名 龙溪全集
作者王畿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王畿撰。畿字汝中,號龍谿,山陰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兵部武選司郎中,事跡具《明史·儒林傳》。畿傳王守仁良知之學,而漸失其本旨。如謂:虛寂微密,是千圣相傳之秘,從此悟入,乃范圍三教之宗。又謂:佛氏所說,本是吾儒大路,是不止陽儒而陰釋矣。故史稱其雜以禪機,亦不自諱。《史》又載:“畿嘗言學當致知見性而已,應事有小過,不足累。”故在官不免干請,以不謹斥。蓋王學末流之恣肆,實自畿始。《明史》雖收入《儒林傳》,而稱士之浮誕不逞者,率自名龍谿弟子云云。深著其弊,蓋有由也。是集為其子應斌、應吉所編,凡語錄八卷;書序、雜著、記說,共九卷;詩一卷;祭文、志狀、表傳二卷。其門人蕭良榦刊之,丁賓又為重鐫,而益以《大象義述》一卷,傳志、祭文一卷。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五峰诗集(五峰集) 五峰集 五峰集 李五峰先生诗集(五峰集、五峰先生集、李五峰诗集) 李五峰先生诗集(五峰集、五峰先生集、李五峰诗集) 李五峰诗集 李五峰诗集 五峰集六卷文集一卷雁山十记一卷补遗三卷 不系舟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 蒲室集十五卷书问一卷疏一卷笑隐和尚语录不分卷 学诗初稿 吴礼部别集 吴礼部文集(礼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吴礼部文集(礼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吴礼部文集(礼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礼部集 欧阳原功文钞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圭斋文集(圭斋集) 欧阳文公圭斋集 欧阳文公圭斋集 欧阳文公圭斋集 圭斋集补遗 圭斋集 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 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 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 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 续轩渠集 续轩渠集十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杏庭摘稿一卷 续轩渠集十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杏庭摘稿一卷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李仲公文集、俟庵集、竢庵李先生文集) 俟庵集 俟庵集 至治集 古鼎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