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存稿
书名《雙峰存稿》
书名 双峰存稿
作者舒邦佐
版本江西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舊本題宋進士舒邦佐平叔撰。《宋志》及諸家書目皆不著錄。厲鶚《宋詩紀事》亦不載其名。前有《自序》,稱早困舉子業,竊第后方學四六語。又稱尚書劉公曾為辛丑省試官,余以晚出門生之禮事之。辛丑為徽宗宣和三年,則邦佐當為北宋末人。集中有《和洪龜父歲晏詩》。龜父,黃庭堅甥洪朋字也。庭堅最賞其詩。而劉克莊《后村詩話》稱其早卒,則邦佐與之倡和,又在徽宗以前。《序》末題甲子歲四月,而中云“投紱西歸,老於三徑”。甲子為高宗紹興十四年。則其老而退休在南宋之初.而集中有《賀黃察院啟》,在紹熙四年;《迎潭帥朱殿撰啟》,在紹熙五年。上距高宗甲子凡五十年,邦佐當已百有馀歲,乃復在仕途,似無此理。況邦佐及見洪朋,則與蘇軾、陳師道、僧道潛皆同時人,特相距先后間耳。《自序》稱愿借后山“向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句,則陳師道語也。《真隱集序》稱遞相傳寫,不無魚魯,謹守昔人“白鷗沒浩蕩,采菊見南山”之戒,則蘇軾語也。其詩復云:“不如陶靖節,客至空持甌。不如蘇東坡,勝敗兩忘憂。”又云:“大蘇文章繼老蘇,魏徵勛業付魏謨。”又云:“參寥已似絮沾泥,天女雖來暖非肉。”皆作典故用之,尤為可疑。他如“池平初斗蛤,柳老半藏鴉”,即軾詩之“夜涼初吠蛤,柳老半書蟲”也。“早為掛銅鉦”,即軾詩之“樹頭初日掛銅鉦”也。“小雨止還作,虛窗暗又明”,即軾詩之“微雨止還滴,小窗幽且妍”也。“蜜熟花蜂亦慣營”,即軾詩之“蜜熟黃蜂亦懶飛”也。“卷地風來忽吹散”,即軾詩之“驀地風來忽吹散”也。即刻意學步,不應雷同至此。其為摭軾詩贗作,痕跡顯然。至於宋璟《梅花賦》,宋已不傳。故《李綱集》有補作,其序甚明。今集中有《讀廣平梅花賦詩》,知其出在劉塤《隱居通議》之后。“梅子又生仁”句,乃以唐寅詩“試嘗梅子又生仁”句,截去二字,知其出於唐寅之后,是殆近時之所為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榕園叢書:甲集22種,乙集16種,丙集24種,續刻3種 論衡:三十卷 新鎸古今大雅南宮詞紀:六卷 張香濤學使學究語:1卷 三國志:65卷 [光緒]重修嘉善縣志:36卷,首1卷 擬詩外傳:1卷 周文忠公尺牘:二卷,附錄雜文 骨董瑣記:8卷 骨董續記 4卷 寧海漫記:四卷 十三經注疏 敬竈全書 玉清金笥寶籐:三卷 吉金文錄:4卷,附1卷 增廣洪洞(山西)古大槐樹志:1卷,卷首1卷,卷末1卷 三唐人文集:34卷 春蕪詞:三卷 瑞芍軒詩鈔:4卷 原富 口傳十二月小郎:1卷 漢簡殘本孫臏兵法類編:2卷 永樂大典 新刊唐荊川先生稗編:120卷,目錄3卷 大清搢紳全書(癸未夏季):[光緒9年] 忠烈備考 重刻西沱吳先生蠢遇錄:15卷,附錄2卷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10卷 附音釋 雲閑堂全集:11種,附2種 東華錄續錄:光緒朝 頡篯日記 宜興荆溪縣新志:[光緒]:10卷,首1卷,末1卷 李西漚學究語 螺涌竹窗稿:1卷,歸吾廬吟草:1卷 布袋和尚忍字記:1卷 船山詩草:二十卷,補遺六卷 音韻闡微:18卷 乍浦九山補志 權制:8卷 宜春傳信錄 湘軍水陸戰紀:16卷 宗室王公世職章京爵襲次全表:10卷 資治大政綱目:上編40卷,下編32卷 新刊奇妙全相註釋西廂記 蓼園詩鈔:5卷,續鈔2卷 金氏文集:2卷 人鏡類纂:46卷 六書通 荀子:二十卷 四書改錯:22卷,附錄1卷 史記紀年考 太玄經:10卷 靈璧縣志略:[乾隆]:4卷,首1卷 江左制義輯存:3卷 格致小引 宮閨文選:二十六卷,附姓氏小錄 經傳釋詞補 郭氏傳家易說:11卷 總論 1卷 雜字:一卷 過情錄:1卷 會稽三賦: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