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麓堂集
书名《洞麓堂集》
书名 洞麓堂集
作者尹臺
版本江西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尹臺撰。臺字崇基,號舊山,永新人,嘉靖乙未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明詩綜》稱其有《洞山集》。此作《洞麓堂集》。考集首《鄒元標序》,稱“《洞麓堂稿》,大宗伯洞山尹公所撰,去公家里許,有奇洞,峰巒卓詭,遂以名堂,且名其稿”。然則“洞山”其號,“洞麓”則其堂名,實一集也。臺以護持楊繼盛一事,為清議所歸。集中如《與羅念庵書》,謂近世宗良知家者,心說沸揚,只緣金谿錯認“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一語。又極論即心即理之非,謂即實有所得,亦只此心靈覺之妙,蓋非所見之理。釋氏有見於心,無見於性。陸氏之學,大率類是。又謂程子之徒當時且有失傳,如呂氏、游氏,浸入禪學。朱子沒后,勉齋、漢卿僅足自守,不再傳盡失其旨。如何、王、金、許,皆潛畔師說,不止草廬一人。其攻擊姚江之學甚力,亦可謂屹然不移。惟集中有《祭陸東湖》文一首,推其“望重朝廷,功盛社稷”云云。東湖,陸炳號也。炳名列《明史·佞倖傳》中,與臺殊非氣類。考史稱炳歲入不貲,待權要,周旋善類,亦無所吝。世宗數起大獄,炳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稱之者。臺之假借,或以是故歟。然君子論公義,不論私交,究不免為白璧之瑕也。集凡文六卷、詩四卷。《元標序》稱“其詩數百首,力推唐雅。制疏書序記銘狀表數百篇,出入漢、宋,闡繹名理,不屑綺語。雖鄉曲之詞,例皆溢美”。今核其所作,尚不盡誣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山東鄉試全墨 新都縣建置沿革志 旅窗懷舊詩:1卷,漚夢詞一卷,附錄一卷,感藤花飴詞一卷 典禮質疑:6卷 律呂新書解:二卷,附雅樂燕樂一卷 吳摯甫文集:4卷,附深州風土記1卷 法學通論 水經:2卷 (增注)孔子家語:10卷 杜工部集:20卷 二黃先生集:2卷 元明雜劇二十七種 翁山詩外:19卷 乙亥叢編十六種:21卷 讀雪山房雜著:1卷 憑山閣留青二集選:10卷 蘇隄漁唱:1卷,附錄1卷 繡像鳳凰山:72卷72回 撫吳草:4卷 梅妃傳:1卷 宋廬陵誠齋楊先生錦繡策 汪梅村先生集:12卷,外集1卷 秦漢文鈔:6卷 備倭記:2卷 封氏聞見記:10卷 方志略例:2卷 宋元書影 莊子補釋:1卷 開心錄:1卷 大同書:八卷 興義府志:74卷,首1卷 過庭錄 詩疑義釋:2卷 廣寧縣志:[道光]:17卷 雲峯文集:10卷 梁昭明太子文集:5卷,補遺1卷 經策通纂:2種 吳嘉紀年譜 三家詩拾遺:10卷 錢幣芻言:1卷,續刻1卷 數學:8卷,續數學1卷 南泉慈化寺志:2卷 程一夔文:甲集三編4卷 三芝山房讀史隨筆:2卷 靜齋至正直記:4卷 病逸漫記:1卷 潛邱劄記:6卷,附左汾近稾1卷 禽經:1卷 橫山記:1卷 冰川詩式:10卷 骨董瑣記:8卷 三松堂集 元包數總義:2卷 魯迅詩稿 明詩評選:八卷 雨峰詩文鈔 澤宮序次舉要:2卷,全錄1卷,附錄1卷 荒政輯要:九卷 明醫雜著:6卷 清朝文錄續編:6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