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功集·
书名《迪功集·》
书名 迪功集·
作者徐禎卿
版本两淮盐政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徐禎卿撰。禎卿有《翦勝野聞》,已著錄。其平生論詩宗旨,見於《談藝錄》及《與李夢陽第一書》。如云“古詩三百,可以博其源。遺篇十九,可以約其趣。樂府雄高,可以勵其氣。《離騷》深永,可以裨其思。然后法經而植旨,繩古以崇辭。或未盡臻其奧,吾亦罕見其失也”。又云“繩漢之武,其流也猶至於魏;宗晉之體,其弊也不可以悉據”。其所談仍北地摹古之門徑。特夢陽才雄而氣盛,故枵張其詞。禎卿慮淡而思深,故密運以意。當時不能與夢陽爭先,日久論定,亦不與夢陽俱廢,蓋以此也。王士禎《居易錄》稱黃庭堅自定其詩為《精華錄》,僅三百首。禎卿自定《迪功集》亦三百首。此本凡樂府四十四首、贈答詩十六首、游覽詩二十五首、送別詩四十首、寄憶詩二十一首、詠懷詩十二首、題詠詩二十一首、哀挽詩三首,共一百八十二首,不足三百之數。而五卷以下則為雜文二十四篇,題正德庚辰刊。前有李夢陽、顧璘《序》,并稱六卷,當是原本。不知何以與士禎所言不符,豈士禎所見別有一本歟。毛先舒《詩辨坻》曰:“昌穀《迪功集》外,復有《徐迪功外集》,皇甫子安為序而刻之者。又有《徐氏別稿》五集,曰《鸚鵡編》、《焦桐集》、《花間集》、《野興集》、《自慚集》。”又曰:“《迪功集》是所自選,風骨最高。《外集》殊復奕奕。《焦桐》多近體,最疵。《鸚鵡》多學六朝,間雜晚唐,有《竹枝》、《楊柳》之韻。《花間》‘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於詩為小乘,入詞亦苦於不稱。他如‘花間打散雙蝴蝶,飛過墻兒又作團’。《詠柳花詩》云‘轉眼東風有遺恨,井泥流水是前程’,便是詞家情語之最”云云。今不盡可見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三恥齋初稿六卷 三恥齋初稿八卷 三恥齋初稿十卷 三恥齋初稿十二卷 三恥齋初稿十四卷 悔餘庵集三十二卷(江風集、寒灰集各五卷、劍光集四卷、焦桐集、真氣集、餘辛集〔魴赬集、悔餘庵尺牘〕各三卷、文波集六卷、我媿之集一卷、衲蘇集〔悔餘庵集句楹聯〕二卷) 悔餘庵集三十一卷(悔餘庵文稿九卷、詩稿十三卷、樂府四卷、餘辛集三卷、衲蘇集二卷) 悔餘庵詩稿十二卷文稿九卷樂府四卷 餘辛集(悔餘庵尺牘)不分卷 餘辛集(悔餘庵尺牘)不分卷 聞和見曉齋初稿不分卷 南塘漁父詩鈔二卷 使粵吟三卷 使粵吟三卷 十華小築詩鈔四卷 恥白集一卷 餐芍華館詩集八卷文集二卷隨筆二卷蕉心詞一卷 釆蘭齋詩二卷 餐芍花館詩十卷 餐芍花館詩集八卷蕉心詞一卷 餐芍華館遺文三卷 古杼秋館遺稿文二卷詩一卷 古杼秋館遺稿文二卷詩一卷 古杼秋館遺稿文二卷詩一卷 古杼秋館文集一卷詩草分一卷 古杼秋館詩草四卷 古杼秋館詩草三卷 古杼秋館文集三卷 唯自勉齋文存不分卷 憧橋詩稿十卷 一經軒詩存不分卷 蘭苕館詩集不分卷 蘭苕館詩鈔十一卷 蘭苕館詩鈔十一卷 鳳池仙館詩存一卷 太素齋詩鈔二卷 八瓊室文稿不分卷 適園自娛草二卷附易畫軒題贈詩文彙編三卷 適園自娛草三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藏園詩鈔不分卷 天愚生詩鈔不分卷 天愚生詩鈔不分卷 綠雲山房詩草二卷首一卷終一卷 綠雲山房詩草二卷首一卷終一卷 綠雲山房詩草三卷 彭剛直公詩集八卷 梅雪山房文存二卷 彭宮保奏稿不分卷 彭宮保函稿不分卷 彭玉麟家書一卷 彭玉麟家書一卷 人境結廬詩稿十二卷 紉齋遺稿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