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素文集·
书名《見素文集·》
书名 见素文集·
作者林俊
版本福建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林俊撰。俊字待用,號見素,莆田人,成化戊戌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貞肅,事跡具《明史》本傳。俊始以糾權珰遠謫。及撫江右,則抗逆藩;撫西蜀,則平巨寇,為弘、正間名臣。晚年再起,龂龂持正。卒以不附合張璁、桂萼,致歿后削籍,葬以士禮,尤見后凋之節。所著詩文,《張詡序》謂俊致仕之時手編成集者五十馀卷。此本文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續集》詩文十二卷,兼及其起廢以后所作,并附以遺疏四首,與《詡序》不符。蓋已出后人裒輯,非俊自編之原本也。俊為文,體裁不一,大都奇崛博奧,不沿襲臺閣之派。其詩多學山谷、后山兩家,頗多隱澀之詞,而氣味頗能遠俗。奏議分《兩曹》、《外臺》、《內臺》、《西征》、《起輔》、《新政》、《秋臺》六稿,無不委曲詳盡,通達事機。平生經略,此足見其大凡矣。又案王鳳靈《續集序》,稱俊原有詩集十四卷,此本無之。別有《西征集》,凡詩歌二百二篇、跋二篇、賦一篇、書二十二篇、祭文二十四篇、序四篇、記五篇,亦不以詩為一集。觀其孫及祖《跋》,稱重梓是書而詩集尚闕。是當時本未同刊,故流傳頗鮮。今仍其原第著錄云,△《古城集》·六卷、《補遺》·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明張吉撰。吉字克修,號翼齋,又曰默庵,又曰怡窩,晚乃自稱曰古城,馀干人。成化辛丑進士,官至貴州左布政使。是編第一卷為《三朝奏議》,第二卷為《陸學訂疑》,第三卷為《貞觀小斷》,第四卷為《文略》,第五、第六卷為詩。末有《補遺》,皆雜文。明至正德初年,姚江之說興,而學問一變;北地、信陽之說興,而文章亦一變。吉當其時,猶兢兢守先民矩矱,高明不及王守仁,而篤實則勝之;才雄學富不及李夢陽、何景明,而平正通達則勝之。且為工部主事時,則盡言直諫,忤武宗,謫官。為廣西布政使時,又以不肯納賂劉瑾貶秩。而為肇慶府同知時,力持公議,掊擊柳璟,愿與都御史秦纮同逮,卒白其冤,尤人情所難。以剛正之氣,發為文章,固不與雕章繪句同日而論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二十三卷中興講義一卷 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二十三卷中興講義一卷 類編皇朝中興大事記講義二十七卷 纂圖音訓明本古今通畧句解五卷 涑水鑑評四卷 宋史紀事本末後論不分卷元史紀事本末後論不分卷 續編宋史辨一卷 續編宋史辨一卷 宋論三卷 宋論三卷 續宋論三卷 續宋論三卷 雪航膚見十卷 宋史闡幽二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宋史論三卷 讀宋史偶識三卷 宋史筆斷十二卷 宋元史鑑甕得編十卷 禹峯先生著定宋史外篇四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十五卷 宋論五卷 宋論五卷 讀宋鑑論三卷 讀宋鑑論一卷 精選宋論不分卷 宋史評畧一卷 紹興正論一卷 遼史紀事本末諸論一卷 新鐫增定元明捷錄原本一卷 新鐫屠儀部編纂元朝捷錄四卷 元史闡幽一卷 元史闡幽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