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澗集
书名《藍澗集》
书名 蓝涧集
作者藍智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藍智撰。其字諸書皆作“明之”,而《永樂大典》獨題“性之”。當時去明初未遠,必有所據,疑作“明之”者誤也。《明史·文苑傳》附載《陶宗儀傳》末,稱“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著廉聲”。志乘均失載其事跡。考集中有《書懷詩》十首,乃在粵時所作,以寄其子云松樵者。張榘為之跋,稱“其持身廉正,處事平允,三載始終無失”。則史言著廉聲者,當必有據。《劉彥昺集》有《輓藍氏昆季詩》云:“桂林持節還,高風振林谷。”則晚年又嘗謝事歸里矣。智詩清新婉約,足以肩隨其兄。五言結體高雅,翛然塵外,雖雄快不足,而雋逸有馀。七言頓挫瀏亮,亦無失唐人矩矱。與《藍山》一集卓然可稱“二難”。《靜志居詩話》謂“《藍山》、《藍澗》集中詩,選家互有參錯”。殆亦因其格調相近,不能猝辨歟。智集原目已不可考。觀焦竑《經籍志》所載,惟有《藍靜之集》,而《藍澗集》獨未之及。是明之中葉已有散佚,近亦未見傳本。故杭世駿《榕城詩話》曰:“二藍集閩人無知者。何氏《閩書》,藍仁有《藍山集》,藍智有《藍澗集》。竹垞嘗輯入《詩綜》中,以為十子之先,詩派實其昆友倡之。集本合刻。吳明經焯嘗於吳門買得《藍山集》,是洪武時刊,有蔣易、張榘二《序》,與竹垞言吻合。而《藍澗集》究不可購。徐惟和輯《晉安風雅》時,二藍闕焉。則此集之亡久矣”云云。惟《永樂大典》各韻中所收尚夥,蒐輯裒綴,共得古今體三百馀首。雖篇什不及《藍山集》之富,而大略已見。謹以類編次,厘為六卷。俾其兄弟著作,均不致泯沒於后世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甲申紀事十三卷 虎鈐經二十卷 晉書一百三十卷 海峰文集八卷 顯志堂稿外集四卷 新編批評後七國樂田演義四卷十八回 禺峽山志四卷 綸釣齋詩二卷 皆山樓吟稿四卷 粵述 南軒先生文集四十四卷 絞腸痧證 大清光緒三十四年晴雨錄一卷 楓山章先生文集 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一卷 雙溪詞一卷 毛詩一卷 徐子卿近集十卷(啓事六卷雜錄四卷) 投壺變一卷 惜抱軒書錄四卷 遯窟讕言十二卷 不封外戚詔 玉華堂日記不分卷 大洞玉經疏要十二義一卷大洞玉經壇儀一卷大洞玉經總論一卷 明萬曆間胡震亨沈士龍刻青烏先生葬經一卷 農用政書曆占不分卷 趙日辦理退還中國文物工作報告一卷 劉端臨先生遺書 吳子一卷 喪服經傳王氏注一卷 陳張散騎集一卷 三湘從事紀一卷 志壑堂詞一卷 佛說咒小兒經一卷 南薰殿藏二卷 李文山詩集三卷 晉麈 緯略六卷 書曾襲侯中國先睡後醒論後一卷 詩旨纂辭 大學釋疑錄一卷 申爾福解 陳綠崖詩一卷 [江蘇常州]毗陵許氏宗譜八卷 經史直解六卷 元微之連昌宮詞一卷 開慶四明續志十二卷 赤臣詩存不分卷 晏子春秋八卷 匏廬詩話三卷 小畜外集殘七卷 陳後主集一卷 瑩山示兒語一卷 讀書雜錄不分卷 御製人臣儆心錄一卷 天文大成管窺輯(管窺輯要)要八十卷 麻山遺集二卷補編一卷 夏縣一卷 方日一卷 高僧傳二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