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續集
书名《桐江續集》
书名 桐江续集
作者方回
版本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方回撰。回有《續古今考》,已著錄。所撰有《虛谷集》,今未見。此《桐江續集》,皆其元時罷官后作。集中有《自序》,稱二十卷。而《千頃堂書目》作五十卷。今觀集中四卷末題“從事郎寧國路儒學教授同舍生曹祐編次”。五卷末題“男方存心、正心刊行”。六卷未題“初授徽州路儒學教授馮蒙龜、林一桂等刊”。九卷末題“表侄劉秉懿謹編刊行”。十卷末題“甥侄汪庭芝謹編”。二十五卷末題“古杭徐芝石宅滄浪山房刊行”。二十七卷末題“學生徐編次”,而佚其名。則后人所增益,非其舊也。此本猶元時舊刻,有玉蘭堂印,又有季滄葦藏書印。蓋文徵明所藏,復歸泰興季振宜者。詩集闕一卷、二卷、三卷、二十一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卷、三十四卷、三十六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僅存二十九卷。文集惟第一卷目次可辨,馀皆初刊稿本,“卷”字下但有墨臺,不知首尾,以數計之,約存八卷。中間頗有闕頁,無別本可校,今亦仍之。觀吳之振重刊《瀛奎律髓》,疑書首一序非回所作。今集中載此文在《送王俊甫序》后、《劉子敬吟卷序》前,知之振未見此集,則亦希覯之本,不以殘闕廢矣。回人品卑污,見於周密《癸辛雜識》者,殆無人理。然觀其集中諸文,學問議論,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遺馀力,居然醇儒之言。就文言文,要不可謂其悖於理也。其詩專主江西,平生宗旨,悉見所編《瀛奎律髓》中。雖不免以粗率生硬為老境,而當其合作,實出宋末諸家上,更不能以其人廢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江南鄉試錄一卷 尚書譜一卷 台乘不分卷附台州金石錄十三卷甎錄五卷甎文闕訪目四卷 嵩山集二卷衡山集五卷華山集三卷泰山集三卷恒山集七卷 河圖心法合纂直講十三卷洛書心法合纂直講十四卷 邊紀畧一卷 東園痘症要訣二卷 百名家詞鈔 彭城集四十卷 仙樵詩鈔十二卷 宣和畫譜二十卷 大宋寶祐四年丙辰嵗會天萬年具注曆不分卷 古文雜抄一卷 十七帖述一卷 孤本元明雜劇一百四十四種 思補堂文集一卷 十六國春秋十六卷 六宜樓稿一卷 忠經一卷 問禮俗一卷 復園文集六卷 雜症抉微不分卷 遁甲經一卷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 大學通一卷 論語別傳二卷 [浙江東陽]茂陵馬氏宗譜□卷 家王故事 愧郯録十五卷 新刻農桑輯要七卷 晉錄一卷 六朝通鑑博議十卷 三原縣一卷 兵錄不分卷 劉武慎公奏稿二十一卷 子元案垢一卷 范忠貞公集十卷 小倉山房續詩品一卷 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集一卷 享帚詞三卷 宜良縣一卷 漢官六種 集注爾雅一卷 安南奏議一卷 岱樵詩集一卷 窗間記聞 珠塔寳卷一卷 石山醫案三卷附錄一卷 同治十二年癸酉正科浙江鄉試題名錄一卷 雙上坟打紅台一卷 詞林韻釋一卷 金陵遊記一卷 二十四史論新編二十三卷 宏智禪師廣錄八卷 笏巖詩鈔一卷 人代紀要三十卷 經學初程一卷 印萃一卷 虞文靖公道園全集六十卷 東鎮沂山志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