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類稾
书名《歸田類稾》
书名 归田类稾
作者張養浩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張養浩撰。養浩有《三事忠告》,已著錄。是編乃其詩文也。養浩嘗自序其集,稱“退休田野,錄所得詩文樂府九百馀首,岐為四十卷,名曰《歸田類稿》”。《孛術魯翀序》作三十八卷,卷數已異。《文淵閣書目》載養浩《云莊傳家集》一冊、《云莊集》三冊。焦竑《國史經籍志》則作《張養浩文忠集》十八卷。書名卷數更均與養浩《自序》不符。黃虞稷《千頃堂書目》雖載《歸田類稿》之名,而亦無卷數。考《吳師道序》云“公《云莊集》四十卷,已刻於龍興學宮。臨川危太樸掇其有關於治教大體者,為此編,而屬予以序”云云。則龍興所刻者,即養浩手編之《類稿》,而改其名曰《云莊集》,亦即《文淵閣書目》之三冊。危素所刪定者,即《經籍志》之《張文忠集》十八卷。而所謂《傳家集》一冊者,當由后人掇拾,乃外集、補遺之類也。然蘇天爵輯《元文類》,僅錄養浩文二篇,故明葉盛《水東日記》頗以天爵失載《諫燈山疏》為譏。疑元末已鮮流播。近時王士禎偶得養浩王友開墓志,嘆其奇詭,載之《皇華紀聞》,則亦未見其全集。惟明季有刻本二十七卷,尚存於世,既多漏略,編次亦失倫類。今據以為本,而別采《永樂大典》所載,刪其重復,補其遺闕,得雜文八十八首、賦三首、詩四百六十三首,共為五百八十四首,厘為二十四卷。較之九百原數,已及其大半,亦足見其崖略矣。又集中有《和陶詩序》,自謂“年五十二,退居無事,日讀陶詩,擬其題以發己意,得詩若干篇”云云。今集中乃無一篇。殆別為一編,未以入集,故《永樂大典》不收歟。養浩為元代名臣,不以詞翰工拙為重輕。然讀其集,如陳時政諸疏,風采凜然。而《哀流民操》、《長安孝子賈海詩》諸篇,又忠厚悱惻,藹乎仁人之言,即以文論,亦未嘗不卓然可傳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新刻後續琥珀鳳釵柳希雲全本南音六卷 新刻後續琥珀鳳釵柳希雲全本南音六卷 新刻後續琥珀鳳釵柳希雲全本南音六卷 第八才子書花箋記六卷 第八才子書花箋記六卷 第八才子書花箋記六卷 第八才子書花箋記六卷 全套賽韓湘趙昂九嫂看燈龍頭金鈪金釵記四卷七十三回 新刻正字金絲蚨蝶全本五卷 新刻正字金絲蚨蝶全本五卷 續金絲蚨蝶全本五卷 新刻第十才子金鎖鴛鴦(璧經)四卷六十八回 新刻再訂全本金葉菊初集四卷五十六回 新刻全本後續金葉菊二集四卷五十六回 新選前續荊釵記四卷六十四回 新選後續荊釵記四卷六十四回 新刻井底結釵全本六卷 新選全本曠野奇逢四卷六十二回 新刻全本劉晨採藥僊凡記初集四卷五十六回 新續全本劉晨採藥僊凡記二集四卷五十七回 新刻桂枝寫狀柳絲琴二卷 新選柳陸煙容全本五卷 新選梅李爭花全本四卷六十四回 新刻四才子平山冷燕清唱本四卷 新選大宋羣英傑記奸奴害主王文英遇救范仲淹訪察全本南音二集四卷四十一回 新選大宋羣英傑記奸奴害主王文英遇救范仲淹訪察楊府女將破陣全本南音三集四卷五十回 訂輯新編全本日邊紅杏六卷 新選大唐仁貴征西全本四卷五十三回 新選大唐仁貴征西全本四卷五十三回 新續仁貴征東紅衣記四卷六十二回 新續仁貴征東紅衣記四卷六十二回 後續仁貴征東丁山射雁全本四卷六十一回 後續仁貴征東丁山射雁全本四卷六十一回 新訂四季蓮花全本四卷四十七回 新訂四季蓮花全本四卷四十七回 新選三合明珠寶劍五集二十卷 新刻三合明珠方倫全本四卷四十回 新選神盒影容記全本四卷 新選神針寶扇全本南音四卷五十九回 新選全本生祭李彥貴二卷三十回 新選全本生祭李彥貴二卷三十回 新刻雙鳳騎僊全本四卷五六十回 初集太子下漁舟四卷四十九回 二集太子下漁舟四卷三十七回 三集太子下漁舟四卷三十八回 四集太子下漁舟四卷三十八回 五集太子下漁舟四卷三十八回 新刻荼薇記銀嬌全本三卷四十三回 荼薇全本(節孝荼薇記銀嬌全)三卷 新選萬花樓狄青出身全本五卷七十八回 新選萬花樓狄青出身全本五卷七十八回 新選二續萬花樓全本五卷七十六回 新選二續萬花樓全本五卷七十六回 三續萬花樓狄青破西戎全本五卷八十回 三續萬花樓狄青破西戎全本五卷八十回 四續萬花樓全傳築烏臺全本五卷七十三回 四續萬花樓全傳築烏臺全本五卷七十三回 王寶川彩樓招贅十二卷 新選五虎平西二集四卷六十四回 新選五虎平西五集四卷六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