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類稾
书名《歸田類稾》
书名 归田类稾
作者張養浩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張養浩撰。養浩有《三事忠告》,已著錄。是編乃其詩文也。養浩嘗自序其集,稱“退休田野,錄所得詩文樂府九百馀首,岐為四十卷,名曰《歸田類稿》”。《孛術魯翀序》作三十八卷,卷數已異。《文淵閣書目》載養浩《云莊傳家集》一冊、《云莊集》三冊。焦竑《國史經籍志》則作《張養浩文忠集》十八卷。書名卷數更均與養浩《自序》不符。黃虞稷《千頃堂書目》雖載《歸田類稿》之名,而亦無卷數。考《吳師道序》云“公《云莊集》四十卷,已刻於龍興學宮。臨川危太樸掇其有關於治教大體者,為此編,而屬予以序”云云。則龍興所刻者,即養浩手編之《類稿》,而改其名曰《云莊集》,亦即《文淵閣書目》之三冊。危素所刪定者,即《經籍志》之《張文忠集》十八卷。而所謂《傳家集》一冊者,當由后人掇拾,乃外集、補遺之類也。然蘇天爵輯《元文類》,僅錄養浩文二篇,故明葉盛《水東日記》頗以天爵失載《諫燈山疏》為譏。疑元末已鮮流播。近時王士禎偶得養浩王友開墓志,嘆其奇詭,載之《皇華紀聞》,則亦未見其全集。惟明季有刻本二十七卷,尚存於世,既多漏略,編次亦失倫類。今據以為本,而別采《永樂大典》所載,刪其重復,補其遺闕,得雜文八十八首、賦三首、詩四百六十三首,共為五百八十四首,厘為二十四卷。較之九百原數,已及其大半,亦足見其崖略矣。又集中有《和陶詩序》,自謂“年五十二,退居無事,日讀陶詩,擬其題以發己意,得詩若干篇”云云。今集中乃無一篇。殆別為一編,未以入集,故《永樂大典》不收歟。養浩為元代名臣,不以詞翰工拙為重輕。然讀其集,如陳時政諸疏,風采凜然。而《哀流民操》、《長安孝子賈海詩》諸篇,又忠厚悱惻,藹乎仁人之言,即以文論,亦未嘗不卓然可傳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陰丹内篇:一卷 朱氏傳芳集:8卷,卷首3卷 閩部疏:1卷 佛說護國經:一卷 素書:一卷 寶林傳の研究:附影印京都栗田青蓮院所藏寶林傳卷六 漁洋山人古詩選:32卷 戶部則例:99卷 唐會要:100卷[殘] 內國公債庫劵彙編 四家詩詞:4卷 小試新學準繩初編 上海地名表 上林縣志:[光緒]:10卷,首1卷,末1卷 八大山人翰墨集:不分卷,附附錄 蔭福堂收藏書目 武陵山人遺書:12種 娟鏡樓叢刻:7種 琴譜新聲:6卷 說文解字:15卷 微雲樓詩集:5卷 秦亭山民移居倡和詩:一卷 學易筆談初集:4卷 海寧州志稿:[民國]:41卷,首1卷,末1卷 邺中记 河海崑崙錄:4卷 夢還集 九國志:12卷 徐世昌草書七言聯 侯忠節公全集:18卷,卷首一卷 掖邑鄉賢攷記 大明曆書:[成化七年,弘治一五年,嘉靖二九年] 聲學揭要 張謇傳記(上):不分卷 四部書目總錄(樣本) 章氏四修家乘:[吳興荻]:15卷 史記索隱:30卷 談龍錄:一卷 唐虞考信錄:4卷 少廣正負術:内篇3卷,外篇3卷 補水經注洛水涇水武陵五溪考:一卷 海内十洲記:1卷 周禮政要:2卷 玄覽堂叢書:33種 日錄雜說:1卷 鶡冠子彙校集註:3卷,附 鶡冠子通檢 數理精蘊 鄭開陽雜著:11卷 密庵窹言:2卷 徐烈婦詩鈔:2卷,附同心梔子圖讀法1卷,附桃溪雪2卷 匏翁家藏集:77卷,補遺1卷 周禮:42卷 湖南官報:不分卷 竹石居詩文詞草:僅存文草四卷 唐荆川文粹:五卷 詩遺篇 代某校書謝某狎客饋送局賬啟:1卷 春秋日食質疑:1卷 楚漢春秋:1卷,附疑義1卷 文選:6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