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水集
书名《滏水集》
书名 滏水集
作者趙秉文
版本两淮马裕家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金趙秉文撰。秉文字周臣,自號閑閑道人,滏陽人,大定二十五年進士,歷官翰林侍讀學士,拜禮部尚書,事跡具《金史》本傳。元好問《中州集》稱其自幼至老,未嘗一日廢書。著《易叢說》十卷、《中庸說》一卷、《揚子發微》一卷、《太玄贊》六卷、《文中子類說》一卷、《南華略釋》一卷、《列子補注》六卷、《刪集論語孟子說》各十卷、《資暇錄》十五卷,今皆未見,惟此集存。《史》稱所著詩文三十卷。此本乃二十卷,與《史》互異。然篇目完具,不似有所佚脫。考《中州集》稱秉文所著文章號《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又劉祁《歸潛志》曰:“趙閑閑本喜佛學,然方之屏山(案屏山,李之純之號也,)顧畏士論,又欲得扶教傳古之名。晚年自擇其文,凡主張佛、老二家者皆削去,號《滏水集》。首以《中和誠》諸說冠之,以擬退之原道。其為二家所作文及其葛藤詩句,另作一編,號《閑閑外集》,以與少林寺長老英粹使刊之。”故二集皆行於世。則《滏水集》本二十卷,別有十卷為《外集》。本傳合而計之,故為三十卷也。《歸潛志》又曰:“李屏山教后學為文,欲自成一家。趙閑閑教后進為詩文,則曰文章不可拘一體,有時奇古,有時平淡何拘。李嘗與余論趙文曰:才甚高,氣象甚雄,然不免有失支墮節處。蓋學東坡而不成者。又趙詩多犯古人語,一篇或有數句,此亦文章病。”又曰:“趙於詩最細,於文頗疏,止論氣象。李於文甚細,論關鍵賓主抑揚,於詩頗疏,止論詞氣才巧。故余於趙則取其作詩法,於李則取其為文法”云云。今觀是集,祁之論可謂公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大清宣統新法令 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三十九卷首一卷附錄一卷 古謠諺一百卷 五彩輿 東萊集註類編觀瀾文甲集二十五卷乙集二十五卷丙集二十卷 [安徽黟縣]孫氏家譜四卷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附金國語詳解一卷 四雪草堂重訂通俗隋唐演義二十卷一百回 西銘講義一卷 中西算學大成一百卷 [同治]贛州府志七十八卷首一卷 知非瑣言 書苑菁華二十卷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 子史輯要題解正續合編四卷 四書典林三十卷 明宮雜詠二十卷 居易軒遺稿二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 晰微補化全書二卷 復古編二卷 溫疫論二卷 蒼谷全集十二卷附錄一卷 宋詩鈔一百六卷 太平廣記五百卷目錄十卷 玉臺新刻二卷 揀選醫理要論 春秋朔閏至日攷三卷 謝朓集五卷 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後集十卷首一卷 般若綱要十卷前一卷 廣東俗話七律詩一卷 易緯十二卷 元詩選癸集十卷 唐詩三百首注疏六卷附唐詩三百首續選六卷 清芬樓遺稿四卷 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一百三卷附箋詩圖一卷 浮邱子十二卷 鬰華閣遺集四卷 嶺南群雅初集三卷二集三卷 菽原堂初集十卷 南齊書五十九卷 陸女才子詩草不分卷 各國交涉公法論十六卷 墨林今話十八卷續編一卷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輿圖一卷附錄一卷 駢雅七卷訓纂十六卷補遺一卷序目一卷 溫癥癍疹辨證 陸宣公奏議願學編二卷 行軍紀略 左海文集十卷 日下舊聞四十二卷補遺一卷 衰說考誤一卷寤言質疑一卷 鶴山文鈔三十二卷周禮折衷四卷師友雅言一卷 六一題跋十一卷 後漢書補注二十四卷 皇朝中外壹統輿圖中一卷南十卷北二十卷首一卷 水經釋地八卷附劉更生年表一卷 迴瀾紀要二卷 [乾隆]郯城縣志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