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堂集
书名《則堂集》
书名 则堂集
作者家鉉翁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家鉉翁撰。鉉翁喜談《春秋》,尤喜談《易》。其《河間假館詩》曰:“擬從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上書宋使姓某其名某,下書人是西州之西老縫掖。平生著書苦不多,可傳者見之《春秋》與《周易》。”然《春秋詳說》,至今尚有刊本,已別著錄。其說《易》之書與其文集二十卷,則已全佚。惟《永樂大典》收其詩文尚夥。謹裒合排比,以類相從,厘為文四卷、詩詞二卷。核其所作,大半皆在河間,而明神宗時樊深撰《河間府志》,已不能采錄,則其佚在萬歷前矣。鉉翁隸籍眉山,與蘇軾為里人。故集中如《文品堂記》、《養志堂記》、《志堂說》、《篤信齋說》、《跋太白賞月圖》、《和歸去來辭》諸篇及《豌豆菜詩》,自注間或稱述軾事跡。廣漢張栻亦其鄉人。故《敬室記》首亦概然於南軒之學漸昧其傳。然其學問淵源,則實出金谿,觀集中《心齋說》、《主靜箴》諸篇,可以概見。故其持論浸淫於佛氏。其說《易》亦惟以先天太極研思於虛杳之中。而《尊教堂記》一篇,至援陸九淵之言以三教歸一立說,尤為乖舛。顧其立言大旨,皆歸於敦厚風俗,崇獎名教。隨事推闡,無非以禮義為訓。原未嘗滉漾恣肆,如明代姚江之末流。其詞意真樸,文不掩質。亦異乎南宋末年纖詭繁碎之格,尚為多有可取耳。且跡厥生平,上雖不及文天祥,而下比留夢炎輩則皭然其不侔。零篇斷簡,以其人重之可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夷氛聞記四卷 邁堂文畧四卷 諸史考異十八卷 文粹一百卷 笥河文集十六卷首一卷 項城袁氏家集十六種六十五卷 古文尚書十卷 經義述聞三十二卷 紀錄彙編二百十六卷 雪心賦正解四卷 江蘇海塘新志八卷 汲古閣說文訂不分卷 大日本中興先覺志二卷 經餘必讀八卷 [道光]武陟縣志三十六卷 [乾隆]絳縣志十四卷 樂全先生文集四十卷 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首一卷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五卷附錄一卷 [萬曆]趙州志四卷 筱榭詩鈔十卷附筱榭訓子筆記一卷 一疋布 史記正譌三卷 棲碧先生黃楊集三卷補遺一卷 白茅堂詩選九卷 四印齋所刻詞十二種三十六卷 詩緒餘錄八卷 [光緒]富平縣志稿十卷首一卷 鹽武縣紳士耆民公呈桂陽直隸州禀 洄溪醫案 [乾隆]祥符縣志二十二卷 李衛公集三十五卷補遺一卷 戰功紀畧 海風簫詞一卷 [乾隆]潮州府志四十二卷首一卷 [乾隆]大荔縣志十六卷首一卷 鼎梓校增評釋五倫金璧故事大全十卷 大清中外一統輿圖三十一卷首一卷 中國財政紀略一卷 虞初新志二十卷 海錄二卷 雅雪園詩鈔六卷 樊山政書六卷 [宣統]峨眉縣續志十卷圖一卷 爾雅疏十卷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大小雅堂詩集 皇朝禮器圖式十八卷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萬曆武功錄十四卷 悔菴學文八卷 癡花館恥存草 [嘉慶]玉門縣志一卷 東坡集四十卷東坡續集十二卷東坡後集二十卷東坡奏議十五卷東坡應詔集十卷東坡内制集十卷附樂語東坡外制集三卷 月川類草十卷 殘明紀事一卷 東晉疆域志四卷 金光明經四卷 四體合璧文鑑三十二卷總綱八卷目錄一卷 尚書讀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