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澗集
书名《東澗集》
书名 东涧集
作者許應龍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許應龍撰。應龍字恭甫,閩縣人。嘉定元年進士第。調汀州教授。累遷國子司業祭酒,權直舍人學士二院。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提舉洞霄宮。事跡具《宋史》本傳。其集則不見於《藝文志》,原書卷目已不可考。明錢溥編次《秘閣書目》,亦不載其名。則明初已散佚矣。惟《永樂大典》頗散見其詩文,抄撮排綴,各體粗備,而制誥一類尤繁。蓋應龍在理宗時,歷掌內外制,嘗以日昃拜命,夜半宣鎖,不二鼓而草三麻,人服其敏。史稱鄭清之、喬行簡罷相制,皆應龍所草,帝極稱其善。今二制并在集中,典雅嚴重,實能得代言之體。其他亦多深厚簡切。而於當時宰執將帥、侍從諸臣、姓名官爵、遷轉拜罷、紀傳所未詳者,尤可藉以徵信,於考史尤為有裨。又應龍於經濟幹略,深所究心。其知潮州,屬劇盜逼境,隨機捍御,諸寇悉平。治潮政績,與李宗勉治臺齊名。及為兵部尚書,值喬行簡行秤提楮幣之法,民間不便。應龍奏罷之。今其劄子亦具存集內。大抵疏通暢達,切中事情,務為有用之言,非篆刻為文者可比。雖其格力稍弱,然舂容和雅,能不失先正典型。在南宋館閣之中,亦可稱一作手矣。謹以類裒次,釐為十有四卷。著之於錄,俾不致泯沒於后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梅岑詩鈔一卷 寄鷗居詩不分卷 作嫁集一卷 借箸集一卷 致用書院文集一卷續存一卷 冬花遺集五卷 俞俞齋詩稿初集二卷文稿初集四卷詩餘一卷 俞俞齋詩稿初集二卷文稿初集四卷詩餘一卷 俞俞齋詩稿初集二卷文稿初集四卷詩餘一卷 俞俞齋詩稿初集二卷文稿初集四卷詩餘一卷 俞俞齋詩稿初集二卷文稿初集四卷詩餘一卷 俞俞齋詩稿初集二卷 俞俞齋詩鈔三卷 俞俞齋文稿一卷 俞俞齋文稿一卷 宋晉之遺稿不分卷 初篁書廬文稿不分卷 旭齋文鈔一卷 存悔堂文稿四卷 守拙齋詩存一卷文存一卷 守拙齋詩鈔一卷 柳下集一卷 椿花閣詩集八卷 琳琅新館詩詞鈔(海棠小館詩鈔)不分卷 琳琅新館詩鈔八卷詞鈔一卷 琳琅新館詩五卷挹青樓詞鈔一卷 霜傑齋詩二卷附補遺一卷 竢實齋文稿二卷 漱六山房集二十五卷 漱六山房詩集十二卷 漱六山房詩集十三卷 漱六山房文集十二卷 次皙次齋遺文一卷 寶鴨齋詩鈔四卷詞鈔二卷雜著一卷 寶鴨齋詩草不分卷 復庵遺集二十四卷(奏議三卷出使公牘一卷佐軺牘存二卷禁煙牘存六卷文集四卷詩集二卷書劄五卷家書節鈔一卷) 復庵遺集二十四卷(奏議三卷出使公牘一卷佐軺牘存二卷禁煙牘存六卷文集四卷詩集二卷書劄五卷家書節鈔一卷) 復庵集十卷附錄一卷 秋照軒感事述懷詩不分卷 復庵書劄六卷 鎔經室集四卷 菊花七十二吟小草一卷 寒松晚翠堂初集一卷外集一卷詩集三卷制藝一卷 張都護詩存一卷 尚書公遺稿錄存一卷 桐鄉勞先生遺稿八卷首一卷 蒿盦詩稿一卷 蒿盦類稿三十二卷續稿三卷 蒿盦類稿三十二卷續稿三卷奏稿四卷 馮蒿盦師癸亥生日詩一卷 蒙香室賦錄二卷 馮煦奏稿一卷 蒿盦雜俎一卷 晚香堂詩存五卷 晚香堂詩存五卷 榮文忠公集四卷 拳石山房遺稿一卷 杏廬文鈔八卷 杏廬遺集十三卷(文鈔八卷、詩鈔二卷、詞鈔、集外文、集外詩各一卷) 清足居集一卷附蕉窗詞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