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湖集·
书名《燭湖集·》
书名 烛湖集·
作者孫應時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孫應時撰。應時字季和,自號燭湖居士,馀姚人。登淳熙乙未進士。初尉黃巖,遷海陵丞。再遷遂安令,改知常熟縣。以倉粟流欠貶秩,移判邵武軍。未上而卒。考楊簡作應時壙志及張淏《會稽續志》,均稱其紹熙初嘗應蜀帥邱崈辟,預料吳曦逆謀,白崈以別將領其軍。后曦以叛誅,其言果驗。時應時已歿,三省奏官其子祖開。蓋亦智略之士。又史彌遠受業於應時,集中與彌遠諸書,皆深相規戒。迨彌遠柄國,獨超然自遠,無所假借,甘淪一倅而終。其人品尤不可及矣。《宋史·藝文志》載《燭湖集》十卷。據應時詩中自序,蓋嘗應劉克莊之求,手編其稿為五十卷。集末有其侄祖祐跋,稱涑水司馬述先以十卷付梓。后附以《問思錄》五十條、《通鑒摘義》三十條,總名之曰《經史說》。又附雪齋父子倡和詩,及雪齋行狀、墓銘,楊簡所撰壙記,《會稽續志》小傳,子祖開補官省劄等篇。是十卷為祖祐所編,非其舊本也。年遠散佚,久無傳本。故厲鶚作《宋詩紀事》,僅於吳禮部《詩話》、王應麟《困學紀聞》、黃宗羲《姚江逸詩》內采掇數篇,寥寥不備。茲從《永樂大典》所載,排纂成編。惟《經史說》殘闕特甚,僅存一篇。其馀則約略篇數,殆已十得八九。以卷帙繁重,分二十卷。仍附編其父介及其兄應求、應符詩,并錄應時父子志傳行狀、子祖開補官省劄諸篇,為上、下二卷。應求字伯起,嘗登鄉薦。應符字伯潛,所著有《歷代帝王纂要》二卷、《初學須知》五卷,載於陳振孫《書錄解題》。今并未見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大全(禮記大全)三十卷 張翰林校正禮記大全三十卷 張翰林校正禮記大全三十卷 張翰林校正禮記大全三十卷 黃翰林校正禮記大全三十卷 禮記集說辨疑一卷 禮記集說辨疑一卷 新刊禮記正蒙講意三十八卷 禮記三注粹抄一卷 禮記三注粹抄一卷 禮記集注三十卷 禮記集注三十卷 禮記集注三十卷 禮記集注三十卷 禮記三十卷 禮記覺言八卷 禮記日錄十四卷圖解一卷 禮記日錄十四卷圖解一卷 杭郡新刊禮記要旨十卷 新刻月林丘先生家傳禮記摘訓十卷 新刻月林丘先生家傳禮記摘訓十卷 新刻月林丘先生家傳禮記摘訓十卷 禮記輯覽八卷 新刊禮記裒言十六卷 新刊禮記積翠裒言□□卷 禮記中說三十六卷 孫月峯先生批評禮記六卷 重訂禮記疑問十二卷 禮記通注一卷 禮記課兒述注十八卷 禮記通解二十二卷 禮記通解二十二卷 龔宗師發刊禮記集注十卷 禮記摘注五卷 禮記指南二十卷 新刊禮記搜義二十八卷 新刻毛先生家學的傳禮記會通集注七卷 重刻删補禮記會通七卷 禮經講雋三十八卷 禮經外解四卷 禮記手說十二卷 禮記纂注四十八卷 禮記集中八卷 禮記講錄不分卷 禮記集傳十卷附錄一卷 禮記解十九卷 禮記疏意二十三卷 禮記疏意二十三卷 禮記疏義參新一卷 禮記疏義參新一卷 增補禮記參新二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