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宋羅椅、劉辰翁所選陸游詩也。前集椅所選,元大德辛丑其孫儆始刻之。前有儆自序。后集辰翁所選,前后無序跋。椅間有圈點而無評論,辰翁則句下及篇末頗有附批。大致與所評杜甫、王維、李賀諸集相似。明人刻辰翁評書九種,是編不在其中。蓋偶未見此本。詳其詞意,確為須溪門徑,非偽托也。末有明人重刻舊跋,蠹蝕斷爛,幾不可讀,并作者姓名亦莫辨。其可辨者,惟稱弘治某年,得於馀杭學究家,屬其同年馀杭知縣冉孝隆校刻之耳。又稱“《放翁集》抄本尚存,然聞而未嘗見。獨羅澗谷、劉須溪所選在。勝國時書肆嘗合而梓行,以故轉相抄錄,迄今漸出。而印本則見亦罕矣”云云。據其所言,則兩人本各自為選。其前集、后集之目,蓋元時坊賈所追題矣。跋又有“復者去之”之語。故兩集所錄,無一首重見。末附為別集一卷,不題編纂名氏。其詩皆見《瀛奎律髓》中。以跋中取方虛谷句推之,知即作跋者所緝,以補二集之遺。其中《睡起至園中》一首,已見前集五卷中,蓋偶誤也。《劍南詩集》汲古閣刻本,今已盛行於世。然此選去取頗不茍,又宋人舊本。故以陳亮《歐陽文粹》之例與本集并存之。椅字子遠,號澗谷。廬陵人。寶祐四年進士。以秉義郎為江陵教官,改潭州。復知贛州信豐縣,遷提轄榷貨。德祐初,遭論罷。周密《齊東野語》記其當道學盛時,依托求進。道學勢衰之后,遂棄去不相聞問。深不滿之。明偶桓《乾坤清氣集》皆錄元人之詩,而有謝幼輿《折齒歌》一首。蓋元初尚存。辰翁自有集,始末詳見本條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