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齋雜着
书名《應齋雜着》
书名 应斋杂着
作者趙善括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趙善括撰。善括《宋史》無傳。惟《宗室表》載此名為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六代孫。考集中有《趙運幹墓志銘》,稱同姓兄可大,藝祖七世孫。與《宗室表》世次相合,蓋即其人。然表亦不詳其爵里。今案集中《迓黃樞密知隆興府啟》有“一廛為氓,應修桑梓之敬”語。則籍隸隆興。《祭漢陽趙守文》有“仙源同盟,雁塔俱第”語。則嘗登進士。《得常熟宰謝政府啟》有“奮身科第,千載之遇”語。則釋褐為常熟令。《平江罷倅青詞》有“字邑罔功,叨升郡佐”語。《賀趙樞密啟》有“贅員別駕,叨祿京畿”語。又有《長沙倅署磬沼》詩。則由縣令倅三郡。《與湖北張安撫啟》有“叨把一麾,深慚共理”語。又有《鄂州上殿三劄子》。則由郡倅知鄂州。《謝宰執啟》有“方懷溝壑之虞,遽增幕府之數”。語。《謝湖南帥啟》有“四十年低徊州縣,三萬里奔走塵埃”語。則任滿閑居,復充幕職。又有《次計幕諸友韻》詩、《謝岳漕啟》。則終於岳州漕帥佐也。是集《宋志》不載,其原本卷帙不可考。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裒為六卷。宋人奏議,多浮文妨要,動至萬言,往往晦蝕其本意。善括所上諸劄,率簡潔切當,得論事之要。如論紛更之弊,糾賞罰之失,皆深中時弊。而永樂中修《歷代名臣奏議》,乃不載其一字,未明何故。詩詞多與洪邁、章甫唱和,而與辛棄疾酬贈尤多。其詞氣駿邁,亦復相似。觀其《金陵有感》詩,有“謝安王導亦可罪,至今遂使南北分”句。其不滿於湖山歌舞,文恬武嬉,意趣蓋與棄疾等。固宜其相契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元豐九域志十卷 宋張宣公詩文集論孟解合刻文集四十四卷論語解十卷孟子說七卷 播雅二十四卷 佛教初學課本 十種古逸書三十卷 南華全經分章句解四卷 惠遠史料雜鈔不分卷 禮記要義三十三卷 康熙政要二十四卷 武英殿聚珍版書 重訂古文雅正十四卷 語石十卷 玉海二百卷附刻辭學指南四卷詩考一卷詩地理考六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鑑地理通釋十四卷漢制考四卷踐阼篇一卷周易鄭康成注一卷姓氏急就篇二卷急就篇補注四卷周書王會補注一卷小學紺珠十卷六經天文編二卷通鑑荅問五卷 渠亭山人半部稿一卷 五經纂註五十六卷 太上寶筏圖說八卷 二十二子(二十二子彙函) 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二卷附錄一卷或問一卷 欽定國朝詩别裁集三十二卷 南宋古蹟考二卷 [浙江金華]李氏宗譜一卷 盤山志十六卷首五卷 盧忠肅公集十二卷首一卷 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 南京太僕寺誌十六卷 字學辨正集成四卷 欽定大清會典八十卷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詳注嚶求集二卷 說鈴前集三十三種後集十九種續集七種 本草備要八卷 花間集四卷 泰西新史攬要二十四卷 媚幽閣文娛不分卷 劉子二卷 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 兵垣奏議一卷 曝書亭集詞註七卷 湖北郡邑鄉里圖不分卷 滇南礦廠圖略二卷 律呂正義上編二卷下編二卷續編一卷 秘書廿一種 炳燭里談三卷 重校第一才子書六十卷首一卷一百二十回 疇人傳四十六卷續傳六卷 [萬曆]紹興府志五十卷 天順四年進士登科録一卷 懷岳堂詩集八卷 槐廬叢書 評註圖像水滸傳七十五卷七十回首一卷 數學精詳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咸豐]崇義縣續志二卷 龍湖檇李題詞一卷續刻一卷 [光緒]山西通志一百八十四卷首一卷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二十卷首一卷 輿地碑記目四卷 易經詮義十四卷首一卷 青滋山房詩選不分卷附莊論七篇不分卷 三盛詩鈔三種附一種 三國志六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