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牟集
书名《東牟集》
书名 东牟集
作者王洋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王洋撰。洋字元渤,山陽人。以省試第二名中宣和六年甲科。紹興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誥,直徽猷閣,歷典三郡。其事跡不見於《宋史》。惟周必大所作集序,略紀其行履大概。《嘉定山陽志》中有洋小傳,亦皆采必大序中語,不能有所增益。今考韓淲《澗泉日記》,稱“洋在信州城,居有荷花水木之趣,因號王南池。辟宴坐一室,號半僧寮。清貧,衣服窶甚。善詩篇”云云。《江西通志》亦稱洋僑寓上饒,與曾幾相唱和。以二書所載與集序參考之,蓋亦南渡之清流也。集為其子昌祖所編。《宋史·藝文志》列其目為二十九卷,而必大原序實作三十卷。則《宋史》為誤。自明以來,世罕傳本。選錄宋詩者多未之及。獨《永樂大典》各韻中散見頗多。謹采掇編訂,得古今體詩七百首、雜文三百五十馀首。其詩極意鏤刻,往往兀奡自喜,頗不為邊幅所拘。文章以溫雅見長,所撰內外制詞,尤有典則。蓋洋生當北宋之季,猶及睹前輩典型。故其所作,雖未能上追古人,而蟬蛻於流俗之中,則翛然遠矣。洪邁《容齋三筆》載洋《題馀干縣琵琶洲》詩云:“塞外風煙能記否,天涯淪落自心知。眼中風物參差是,只欠江州司馬詩。”當時稱為佳句。而《永樂大典》內已佚不收。又《澗泉日記》極賞洋為李彭老所作《養源齋記》。檢《永樂大典》亦無此篇。則其他殘闕,當復不少矣。今姑就其尚存者分類排纂,析為十四卷,以著其概。其周必大序亦仍冠之於首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潛虛校正:1卷 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卷 變羊記(牌子):1本 西遊補:16回,附錄3种 聴香館詩賸:1卷 慮齋遺稿:詩鈔1卷,文鈔1卷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人物資料索引 李氏周易述補:5卷 便蒙叢書初二集 辯惑堂聯語:不分卷 茅亭客話:1卷 尚書今古文注疏 劉文成先生集:五卷 老子說略 李義山詩集:3卷,首詩評詩譜等1卷 小石帆亭五言詩續鈔:8卷,首1卷 小兒語:3卷 年譜:一卷 韋蘇州集拾遺:不分卷卷 大學衍義:43卷 甲乙集:10卷 唐五代詞:1卷,附校記 陝西通志:[雍正]:100卷,首1卷 晁氏客語:1卷 王文敏公遺集:8卷 流沙訪古記 愛虞堂稿 退思軒詩集:6卷,補遺1卷 古今原始:7卷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直解:二卷 宋氏宗譜:[樂陵] 恬養齋文鈔:4卷,補遺1卷 說文解字真本:15卷 三灘記:一卷 皇清經解:一千四百零七十八卷 佩文齋詠物詩選 諸教決定名義論:1卷 說文窺管:3卷 禮記釋文:不分卷 嘉靖二十二年湖廣鄉試録 寒村詩文選:36卷 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十卷 蜀碧:4卷 歐洲戰時之經濟財政:6章,緒論 新疆條例說畧:2卷 韻雪廬詩草:3卷 弟子職集解 海塘錄:26卷,卷首2卷 潛庵先生遺稿:五卷 冬心先生集:4卷 小酉腴山館文集:詩8卷,文12卷,年譜1卷 全國行政區域簡表 師二宗齋遺集:2卷 (溫州府瑞安縣)仙巌寺志:10卷 鄂宰四種 山曉閣選唐大家柳州全集:4卷 爾雅:3卷 汀鷺題書詩鈔:1卷,汀鷺題畫詞:1卷 虞文靖公年譜:一卷 七國地理考:7卷